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7A期

手术室围术期病人的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手术室是病人施行手术诊疗与抢救的场所,实施手术是病人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关系到病人的治疗效果和转归。对于这个陌生的特殊环境,病人会产生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在以前的功能制护理中,我们只注意了手术配合,忽视了病人的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层次的需要。...

点击显示 收起

手术室是病人施行手术诊疗与抢救的场所,实施手术是病人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关系到病人的治疗效果和转归。对于这个陌生的特殊环境,病人会产生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在以前的功能制护理中,我们只注意了手术配合,忽视了病人的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层次的需要。做好病人的术前访视,术后随访工作,才能达到系统的、完整的、整体护理。现将几年来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术前访视

从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的角度出发,手术室对择期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前访视的首要目的和意义,是要缓解围手术期病人的不安和恐惧及帮助病人维持最佳的身心状态。术前访视和术后随访是手术室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手术前一天由巡回护士到病房访视病人,查阅病历,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向主管医生了解手术方式及术中所需特殊物品,术前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在此基础上与病人会面,可以针对性地引导病人,解答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向病人简单介绍手术治疗过程、方法,使病人了解相关知识,减轻或消除焦虑、紧张心理。术前还要向病人进行宣教,如为什么术前12h禁食、4~6h禁水,要换病人衣服,将义齿、发卡等物交给病房护士或家属,排净二便等。讲清因进食而误吸造成窒息或死亡的严重性。

通过对病人系统观察和交谈,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精神情感,感觉状态,运动神经状况,排泄状况,呼吸、循环、体温、皮肤、水电解质平衡等对术前病人的身体状况做一个评估。

2 术中护理

虽然术前我们进行了访谈,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病人进入手术室后仍有一种不安全感。表现如心理沉重、紧张等。这时我们应守护在病人身旁,用和蔼、亲切的语言安慰病人。摆体位时动作要轻柔,杜绝有关病情的言谈。在实施局麻或硬膜外麻醉时,病人处于清醒状态,巡回护士应了解和掌握其心理动态,及时作好心理护理,使病人的恐惧、焦虑的心理降至最低程度。手术前能以平稳的心率和血压配合麻醉。当病人进入麻醉状态时,应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护好病人,注意保暖,保持静脉输液的通畅,备好各种抢救药品、物品、氧气、吸引器等。还应注意观察病人的身体各部位受压、受损情况,以保持身体皮肤的完整性。

当手术结束时,全麻苏醒过程中,病人常出现躁动,可用约束带固定好病人四肢,以防坠床,并守护在病人身边,同时注意观察神态变化,尿液情况。待病人完全清醒后,与术者、麻醉师共同护送回病房,向病房护士交待术中情况及注意事项,并嘱病人或家属注意事项及术后体位。

3 术后随访

术后2~3天,巡回护士到病房进行术后随访,了解病人伤口愈合情况,同时行术后健康教育,通过阅读病历、护理记录与病房护士交谈,了解病人术后情况,与病人交谈,对病人的需求给予耐心的解释和帮助,向病人简单介绍手术过程,对病人配合手术给予认可,并对疼痛,排尿、咳嗽等症状协调病房护士给予指导。

4 体会

通过对病人术前访视及术后随访工作,使手术室护理工作由机械配合手术的被动工作模式转变为主动深入病房与病人交流。了解病人的身心状况,与病房护士共同完成健康教育计划,保证了整体护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作者单位:300250天津市第三医院手术室

(收稿日期:2004-03-19) (编辑李 木)

作者: 刘克英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