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7B期

吸烟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及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烟龄和吸烟数量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北京普利生LBY-N6A自动清洗旋转式粘度计对300例吸烟者及150例不吸烟的健康人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并且同时测定血清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吸烟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异常,并且与烟龄和......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烟龄和吸烟数量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北京普利生LBY-N6A自动清洗旋转式粘度计对300例吸烟者及150例不吸烟的健康人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并且同时测定血清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 吸烟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异常,并且与烟龄和吸烟数量呈正相关;其血液胆固醇亦升高。结论 吸烟与血液流变学异常有相关性。

关键词 血液流变学 吸烟 胆固醇

血液流变学异常是影响机体组织器官正常灌注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多种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病理性指标。为了探讨吸烟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我们对300例吸烟者和150例不吸烟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3项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300例吸烟者(均排除可引起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的疾病),男246例,女54例,年龄32~66岁,平均年龄51岁。其中烟龄10年以下215例,10年以上85例。每日吸烟20支以下249例,20支以上51例。对照组为150例不吸烟的健康者,男96例,女54例,年龄35~68岁,平均年龄 52岁。

1.2 方法 两组均采清晨空腹血2ml,肝素抗凝血5ml,2h内完成检测。TCH、TG、HDL-C试剂盒由中生公司提供,仪器使用意大利Liasy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流变学指标使用北京普利生LBY-N6A自动清洗旋转式粘度计检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ˉx±s表示,统计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

2 结果

300例吸烟者与150例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脂检测结果比较 (ˉx±s)

3 讨论

血液流变学结果能准确提示某些心脑血管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但其准确检测常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就包括受检者的生活习惯。本文结果显示,吸烟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异常,并且与烟龄和吸烟数呈正相关;其血清胆固醇亦增高。目前认为吸烟导致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的发生机制为:(1)全血高切粘度。其高低取决于红细胞变形能力大小。变形性小,则高切变率下的表现粘度增高。由于长期吸烟者,血浆胆固醇含量增高,胆固醇可直接粘附于红细胞膜上,使红细胞变形性降低。(2)全血低切粘度。其主要与红细胞的聚集性有关,而红细胞数量是影响红细胞聚集的重要因素。由于长期吸烟者呼吸道柱状上皮纤毛粘连、倒伏、脱落,上皮细胞变形、坏死,鳞状上皮增生,使肺泡中氧气含量降低;而慢性缺氧导致红细胞数量代偿性增多,使红细胞聚集性增强。(3)血浆粘度。血浆中的各种脂质成分如胆固醇、甘油三酯等高分子化合物增多,都可使血浆粘度 增加。由于吸烟可使胆固醇升高,因此血浆粘度增加。(4)红细胞聚集性。血浆粘度与血细胞处于分散状态或聚集状态有密切关系,红细胞处于聚集状态时,血液粘度增高。当血浆大分子蛋白质浓度增高时可致低切变率下血液粘度增高。总之,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和胆固醇含量的增高都将影响到心脑血管等器官的正常血液供给,都将引发各种疾病。而本实验证实吸烟者,尤其是长期吸烟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胆固醇含量都明显增高。因此,全民倡导禁烟是极具科学依据的。

作者单位:454750河南省孟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收稿日期:2004-04-05)

 (编辑李 阳)

 

 

 

 

作者: 李文峰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