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8A期

门诊病人的心理反应特点及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门诊是病人就诊的场所,是病人接触医疗的第一线,病人到医院求治,从挂号、候诊到医生诊查、实施治疗直至最后取药离开医院,在整个医疗过程中,由于过程复杂、环境生疏,加之疾病的痛苦,常使病人产生复杂的心理活动。作为门诊护理人员,应注意了解和掌握不同病人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做好对病人的心理护理工作。1门诊......

点击显示 收起

   门诊是病人就诊的场所,是病人接触医疗的第一线,病人到医院求治,从挂号、候诊到医生诊查、实施治疗直至最后取药离开医院,在整个医疗过程中,由于过程复杂、环境生疏,加之疾病的痛苦,常使病人产生复杂的心理活动。作为门诊护理人员,应注意了解和掌握不同病人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做好对病人的心理护理工作。

  1 门诊病人的心理反应特点
   
  1.1 焦躁不安,急于就诊 病人在候诊时焦虑烦躁的心理甚为明显。特别是病情较重“自我诊断”不清时,更是迫切希望就诊,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病人常表现坐立不安或来回踱步,不断询问就诊的号码,围观医生诊疗等。遇到和自己疾病相类似的病人,又急于知道其诊断结果,往往喜欢“偷听”、“偷看”诊治过程,以探听医生的医术是否高明。
   
  1.2 挑选医生,以求高明 候诊病人有初诊与复诊之分。初诊病人出于对自己的疾病知之甚少,希望有经验、技术好的医生诊治。有的病人为了达到请高明医生诊治的目的,不惜托熟人找关系求治。年青女病人怕男医生诊疗或愿找年长女性或高年资医生诊治。复诊病人对病情了解较多,对医院诊疗过程比较熟悉,迫切希望熟悉的、技术好的医生继续治疗。
   
  1.3 祈求医者,期待正确诊疗 病人就诊时祈求医生对他的疾病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期望能给予正确诊疗。在这种祈求心理的支配下,病人顺从检查和治疗,病人往往详细叙述自己的患病经过,以得到医生的重视;若医生不耐心倾听他的主诉便产生自责心理,埋怨自己“为什么患这种病”。

  1.4 紧张不安,诉说杂乱 当病人就诊时,心情十分紧张。由于就诊时间短,病人为了使医生了解病情而急于诉说,但不知从何说起,所以叙述病情时杂乱无章,若遇到医生表现厌烦,则更加不安,深怕错过就诊机会,紧张的情绪会油然而生,有时连医生介绍的治疗方法、检查方法也没能听清。

  2 门诊病人的心理护理
   
  2.1 接待病人要热情 门诊护理人员应从病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出发,给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候诊、就诊环境,解除病人疑虑,增强病人诊治的信心。有条件的门诊可设立接待咨询处,帮助指导病人就诊,解决病人的某些疑问,减轻病人的焦虑紧张情绪和盲目心理。

  2.2 分诊、导诊要细心 在分科越来越细的现代化门诊部里,病人如何就诊往往弄不清楚。负责分诊及导诊的护理人员,应了解和掌握病人就诊的复杂心理活动,耐心细致地指导如何挂号,到哪里就诊,怎样检查。这样不但给病人带来许多方便,也有利于医生集中精力诊治疾病。
   
  2.3 就诊安排要灵活 病人的情况千差万别,要求也多种多样。门诊护理人员要正确理解病人各种求医心情,给予正确的引导。对一些疑难、重症或多次未确诊的病人,要尽量引导到合适的医生处诊治。对一些急症病人要善于分析,灵活安排,区别对待,以利他们及时就诊治疗。
   
  2.4 诊治问题解释要清楚 门诊病人就诊或检查后,往往许多问题搞不明白,甚至满腹疑虑。门诊护理人员有责任、有义务热情、耐心、科学地向病人做出解释。如检查结果如何、诊断是什么病、药物的作用和怎样服药、家庭中应注意的事项以及何时来院复诊等,这些对护理人员来说比较容易的问题,往往却是病人心理的疑虑。护理人员科学的解答,可解除病人的心理负担,对疾病的治疗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收稿日期:2004-04-17)

  (编辑海 涛)

  作者单位:050081河北石家庄解放军白求恩军医学院 

作者: 计惠民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