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9A期

高危新生儿的早期干预治疗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高危新生儿是指病死率和伤残率大大高于正常幼儿的新生儿,高危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异常病史: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围产期窒息,持续低氧血症,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持续低血糖,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等[1]。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儿童发育和儿科工作者就开始设计并实施某些早期干预项目,以减少高危因素的人群中神经系统......

点击显示 收起

  高危新生儿是指病死率和伤残率大大高于正常幼儿的新生儿,高危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异常病史: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围产期窒息,持续低氧血症,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持续低血糖,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等 [1]。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儿童发育和儿科工作者就开始设计并实施某些早期干预项目,以减少高危因素的人群中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状况。本文对28例高危新生儿予早期干预并进行对照观察,其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8例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最小15天,最大4个月。出生时5min<7分,28例中24例行头颅B超或CT检查发现有脑损伤表现,主要包括脑水肿、颅内出血、脑室扩大、脑白质软化、脑发育不良、脑积水等。将28例患儿随机抽样,单号为干预组、双号为对照组。共14对配对观察。
   
  1.2 新生儿高危因素的分布情况 见表1。
   
  表1 新生儿高危因素的分布情况(略)

  1.3 干预方法 以现有智龄水平为训练起点,以家庭训练为主(即由父母或家庭其他成员参与),强调以生活为基础,以家庭为基地,将训练与游戏融为一体,在生活中随时加以强化。从新生儿开始按程序指导家长进行早期训练。每例受训小儿定期来门诊进行训练,开始每周2次,待家长基本掌握训练技术后逐渐延长间隔时间,如每周1次至每2周1次。每个家长有一个记录本,由治疗师写明具体训练方法,并要求其记录训练次数,训练后进步情况,以便在复诊时医生了解患儿的情况及制订下一步训练计划。早期干预方法主要是利用各种技术,按照正常小儿发育过程,进行正常运动的诱发和强化训练。

  2 结果
   
  2.1 1岁时随访结果 体格发育方面:体重、身高干预组平均9.88kg、75.4cm,对照组平均9.04kg、74.6cm。智能与运动发育指数,见表2。

  表2 1岁时智能与运动发育指数(略)
 
  智能发展指数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t=4.31,P<0.01,运动发展指数干预组亦显著优于对照组,t=5.03,P<0.01。

  2.2 1岁半时随访结果 体格发育方面:体重、身高干预组平均为11.3kg和81.5cm,对照组为10.6kg和80.7cm,智能与运动发育指数,见表3。

  表3 1岁半时智能与运动发育指数(略)

  3 讨论

  对高危新生儿进行早期干预,可减少高危因素造成的不利后果。使这些高危人群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状况得到改善,达到了正常儿童的生长发育。由于对脑损伤智能障碍,目前还不能对大脑的微观结构和功能潜力作进一步的了解和直接修补,但经大量科学研究证明,人类智能的改善是可以通过环境及教育实现的。尤其0~1岁是大脑发育最迅速和代偿能力最强时期 [2]  。所以对高危新生儿进行早期干预治疗是保证其潜在能力最大程度发挥的唯一途径,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本文对28例高危新生儿的随访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通过早期干预,两组的智能发育差异有 显著性,干预组的智能发展指数,运动发展指数在1岁、1岁半的2次随访中均优于对照组,其分值高于对照值9.5~14.2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与国内外的资料报道相一致。
  参考文献
    
  1 黄真,苏伟,席宇诚,等.高危新生儿的早期干预及脑性瘫痪的早期治疗.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2,17(2):97-99.
   
  2 孙世远.脑性瘫痪的早期论断与早期治疗.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91,6.
   
  3 鲍秀兰.新生儿行为能力和早期干预.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2,(增刊):19-24.

  (收稿日期:2004-05-09)

  (编辑秋 实)

  作者单位:810007青海省妇产儿童医院神经康复科  

作者: 金红芳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