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9A期

自发性气胸76例的观察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自发性气胸治疗的目的是促进患侧肺复张,消除病因及减少复发。我院自1998年1月~2004年5月共收治自发性气胸76例,通过严密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原发性气胸12例,继发性气胸64例,原发病为肺结核56例,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14例,支气管扩张症2例,支气管哮喘与肺炎各2例。气胸发生......

点击显示 收起

  自发性气胸治疗的目的是促进患侧肺复张,消除病因及减少复发。我院自1998年1月~2004年5月共收治自发性气胸76例,通过严密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76例,男74例,女2例,年龄15~81岁,平均47.2岁,其中≥60岁37例;原发性气胸12例,继发性气胸64例,原发病为肺结核56例,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14例,支气管扩张症2例,支气管哮喘与肺炎各2例。气胸发生于右侧31例,左侧44例,双侧1例。局限性气胸13例,液气胸18例,血气胸1例。肺压缩<15%5例,15%~30%11例,30%~50%18例,50%~70%28例,≥70%14例。气胸分型:闭合性10例,开放性36例,张力性16例,分型不明14例。
   
  1.2 治疗方法 本组76例中保守治疗4例,单纯抽气治疗12例,抽气治疗失败后改用胸腔闭式引流7例,直接胸腔闭式引流53例,结合吸氧,抗感染,必要时抗结核,对症、支持治疗。
   
  1.3 结果 保守治疗4例,肺压缩≤10%,7d内肺复张;单纯抽气治疗12例,肺压缩15%~60%,3例2~3d肺复张,9例6~12d肺部分复张,复查X线胸片余气10%~30%,好转出院;抽气治疗失败后改用胸腔闭式引流7例,肺压缩20%~65%,均抽气3~4次后,肺不复张或压缩加重,改用胸腔闭式引流,6例1~4d内复张,1例第10天复张;直接胸腔闭式引流53例,肺压缩程度不一,34例1~5d内复张,8例6~10d复张,2例分别于13、15d复张,8例引流10d后肺未复张加用胸腔粘连剂(凝血酶),于3~5d内复张,1例因严重双肺结核并气胸,肺压缩80%,闭式引流效果欠佳,呼吸衰竭死亡。

  2 观察及护理
   
  2.1 心理护理 由于疾病来得突然,自觉症状明显,病人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而产生紧张及焦虑,且对入院后进行的必要诊断方法和综合治疗措施不了解,病人在接受不熟悉的医疗操作中易产生恐惧和不安心理。因此,必须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消除病人的顾虑,护士在操作前应向病人说明操作的目的、步骤及操作中可能产生的不适,这样既可能消除顾虑,又能取得病人的合作。
   
  2.2 加强病情观察 观察病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程度,抽气后密切注意呼吸变化,因为多有胸膜粘连,裂口不易闭合,且抽气后有可能扩大,甚至闭合性气胸可变为张力性或开放性,这是因为穿刺减压后,大量气体突然进入胸腔,形成高压所致 [1]  。出现呼吸困难及时向医生报告,根据病情准备胸腔穿刺术、胸腔闭式引流术的物品及药品,并及时配合医生进行有关处理。本组曾有2例抽气后变为张力性气胸,幸好及时发现,予插管排气而获救。
   
  2.3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做好术前准备,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向病人解释置管的目的以取得合作。操作时护士应在床边守护,严密观察病人的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并观察病人是否仍有缺氧征,对心肺功能较差者,必要时心电监护,若心率>100次/min或出现心律失常,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采取措施。置管后卧床休息,取半坐卧位,加强皮肤护理,预防褥疮发生。观察创口有无出血、漏气、皮下气肿及胸痛情况。预防穿刺部位感染,穿刺造成胸腔与外界相通,易发生感染,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每日用碘伏消毒2~3次,引流不畅需要挤压时需防止引流瓶内液体逆流入胸腔内。病人离床时应先夹住管再活动,防止液体逆流。每日更换消毒引流瓶,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引流通畅,管道连 接紧密,防止管道受压、弯曲或脱落,避免过度用力牵拉。注意观察水封瓶引流情况,水柱有无波动,是否有液体引出,并作好记录,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胸内注射粘连剂时严格无菌操作,本组常用粘连剂为凝血酶500~1000U加生理盐水20~30ml,注药后不夹管比夹管好,因为不夹管仍可使胸内余气随管排出,避免夹管后压力增高,患者难以耐受或压力增高破口再次破裂、加大。注药后协助病人转动体位,使药液与胸膜充分接触,注意观察体温及胸痛情况,如有发热或胸痛应报告医生处理。
   
  2.4 拔除引流管的指征 置管后病人呼吸困难消失,患侧呼吸音恢复,引流管不再有气泡逸出,表示气体已大部分排出,肺已复张,可用止血钳夹闭引流管观察1~3d,经胸部X线检查确定肺已完全复张,无气胸复发现象,即可拔除导管 [2]  。
   
  2.5 健康指导 指导病人减少活动,尽可能避免咳嗽,保持大便通畅,不可用力屏气,以防裂口增大。胸腔闭式引流期间指导患者作深呼吸运动,每天2~3次,每次深呼吸5~6次,以促进气体排出、患侧肺复张。气胸痊愈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避免抬举重物,避免屏气,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剧烈咳嗽。

  参考文献
    
  1 郭晓明,李和平.严重肺气肿并自发性气胸23例分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4,14(10):596.
   
  2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42-148.

  (收稿日期:2004-06-15)

  (编辑海 涛) 

  作者单位:526200广东省四会市人民医院 

作者: 罗伙娣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