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9A期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死亡33例因素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自2001年3月~2004年3月本科共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227例,均采用小切口微创手术,术后死亡33例,现将其死亡原因分析如下。采用小切口微创手术术后死亡33例,死亡率14。年龄50岁94例,死亡5例。51~69岁102例,死亡19例。...

点击显示 收起

  自2001年3月~2004年3月本科共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227例,均采用小切口微创手术,术后死亡33例,现将其死亡原因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227例中,男148例,女79例;平均年龄58岁。采用小切口微创手术术后死亡33例,死亡率14.5%。年龄<50岁94例,死亡5例;51~69岁102例,死亡19例;>70岁31例,死亡9例。术前血压<20/12kPa(150/90mmHg)46例,死亡2例,20~24/12~12.2kPa(150~80/90~95mmHg)80例,死亡8例;>24/12.7kPa(180/95mmHg)101例,死亡23例。血肿量按多田氏公式计算,<50ml32例,死亡1例;51~79ml的111例,死亡15例;>80ml的84例,死17例。并发症及死亡情况:并发肺炎27例,死亡11例;应激性溃疡胃出血96例,死亡7例;脑梗塞91例,死亡5例;肾功能衰竭8例,死亡3例;心脏病、心肌梗死急性心衰43例,死亡4例;其它死亡3例。

  2 讨论

  2.1 发病年龄、术前血压与死亡的关系 年龄越大,血管本身的顺应性越差,加之长时间高血压的影响,血管容易破裂。一旦形成脑内血肿,使颅内压发生变化。因影响血压的因素增多,致控制血压的难度加大。所以术前患者的血压如控制不理想,术后的死亡率明显增高。本组年龄>70岁,血压在24/12.7kPa(180/95mmHg)以上的病例死亡率为34%,故我们认为年龄和术前的血压水平对决定手术的疗效影响很大。
   
  2.2 血肿量及手术时机与死亡的关系 有研究表明 [1]  ,脑内血肿常在发病后20~30min形成,且出血后自行停止。6~7h后由于血肿急性占位挤压及血液成分对其周围脑组 织的损害,使血肿周围正常的脑组织坏死,血管周围性出血、海绵性变性及脑组织水肿使颅内压不断升高,意识障碍严重,常在1周内合并脑疝及其它并发症而死亡。所以为了有效降低颅内压,减轻上述病理生理改变,尽早清除血肿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有人提出超早期手术,即在发病后6h内手术效果最佳。本组病例证实,超早期手术的病例死亡率(12%)明显低于其它(P>0.05)。故我们认为血肿量80ml以内的病例在发病后6h内手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2.3 并发症与死亡 并发症的出现无疑会给术后患者造成严重的影响,增加治疗的难度。使原发病的恶性循环进一步加重。及早手术治疗原发病是预防并发症出现的根本措施之一,本组病例出现并发症的占死亡病例的半数。因此我们认为早期预防并发症是保证手术治疗成功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宁东虎.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疗效和临床分析.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2,7(4):240-241.
    
  (收稿日期:2004-05-25) (编辑李 木)

  作者单位:272600山东省梁山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作者: 高成稳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