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9B期

儿童肝豆状核变性8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我院1999年1月~2000年12月共收治8例儿童肝型肝豆状核变性,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8例,男5例,女3例,年龄9~13岁,平均11。8例患儿有不同程度乏力、纳差,主要临床表现,见表1。表18例肝型肝豆状核变性患儿主要临床表现(略)表28例肝型肝豆状核变性患儿主要实验室检查结果(略)8例患儿中,2例(序号1,3)确......

点击显示 收起

  我院1999年1月~2000年12月共收治8例儿童肝型肝豆状核变性,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8例,男5例,女3例,年龄9~13岁,平均11.5 岁。入院前病程1周~3年半,均以肝损害为首发症状,7例表现为肝硬化,另1例表现为慢性肝炎,其中2例还出现震颤、痉挛等神经系统症状。8例患儿有不同程度乏力、纳差,主要临床表现,见表1。主要实验室检查结果,见表2。

  表1 8例肝型肝豆状核变性患儿主要临床表现(略)
   
  表2 8例肝型肝豆状核变性患儿主要实验室检查结果(略)

  8例患儿中,2例(序号1,3)确诊后未治出院;1例(序号2)入院后第3天死于肝昏迷及肝肾综合征;1例(序号5)入院后第10天死于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及肝昏迷;另4例确诊后即给予D-青霉胺口服,临床症状渐减轻或消失,肝功能有所改善,随访1~4年,能继续上学。
   
  2 讨论

  肝型肝豆状核变性也称Wilson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铜代谢障碍所引起的遗传性疾病,可引起肝、脑、肾、眼、骨骼等病变,并出现相应症状,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 [1]  。肝型肝豆状核变性的肝损害可表现为爆发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等,了解其主要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早期确诊。本组8例患儿均以肝损害为首发症状,黄疸、脾大、角膜K-F环为其重要体征且具有诊断价值;化验检查主要表现为血清胆红素升高、低白蛋白血症、球蛋白及γ-球蛋白比例升高,血清铜蓝蛋白降低,谷 丙转氨酶基本正常或轻度升高,肝炎病毒标志物往往阴性。文献报道,肝型肝豆状核变性因多种原因较易误诊 [2]  。本组8例儿童肝型肝豆状核变性确诊前均诊断为肝硬化或慢性肝炎,误诊时间最长1例达两年半,肝活检诊断早期肝硬化(G 3 G 4 )而未确诊,按慢性肝炎治疗疗效差时才考虑到Wilson病,查见角膜K-F环而确诊,给予D-青霉胺治疗后好转。因此对于儿童期慢性肝病,特别是病原学不明的肝硬化或黄疸、脾大患儿,要考虑到本病,应及时进行眼K-F环检查及血清铜蓝蛋白、血清铜、尿铜等测定。早期确诊和长期应用D-青霉胺治疗能明显改善预后,本组4例坚持治疗者症状改善,预后较好。

  参考文献
    
  1 漆德芳.肝硬化.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84-393.
   
  2 陈军,郑宣鹤,扬旭,等.肝型肝豆状核变性5例报告.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9,19(2):119.
    
  (收稿日期:2004-06-29)

  (编辑秋 实)

  作者单位:264001山东省烟台市传染病医院 

作者: 刘玉翠 王明兰 孙燕妮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