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11A期

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浆神经肽变化的研究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转归与血浆神经肽:神经肽Y(NPY)、神经降压素(NT)、β-内啡肽(β-EP)含量变化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分别检测33例急性心血管疾病(26例急性心肌梗死及各种急性心衰17例)发病后第1、3、7、14天血浆3种神经肽含量,并设相应对照组。结果(1)急性心血管疾病......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转归与血浆神经肽:神经肽Y(NPY)、神经降压素(NT)、β-内啡肽(β-EP)含量变化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分别检测33例急性心血管疾病(26例急性心肌梗死及各种急性心衰17例)发病后第1、3、7、14天血浆3种神经肽含量,并设相应对照组。结果 (1)急性心血管疾病的血浆β-EP、NPY、NT含量显著升高(P<0.01)。(2)发病时血浆神经肽水平最高,3天以后降低,至第14天接近正常。结论 血浆神经肽的水平不仅与急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而且在病程观察
中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急性心血管病 βˉ内啡肽 神经肽Y 神经降压素
     

  Study of change of plasma neuropeptide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He Ling,Xu Youfen,Lan Suixin,et al.

    Gongbei Hospital of Zhuhai,Guangdong519020.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ynamic changes of plasma neuropeptide(β-EP,NT,NPY)levels and the pathogenesis as well as clinical outcomes of acute cardiovascular diseases.Methods The concentrations of serum neuropeptide(β-EP,NT,NPY)were measured on the1st,3rd,7th,14th day after the onset of disease with RIA in33patients with acute cardiovascular(18cases of acute myocardial,15cases of acute heart failˉure)and66control group.Results The plasma neuropeptide(β-EP,NT,NPY)level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ardioˉvascular diseas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P<0.01).The plasma neuropeptide levels were highest at onset and gradually lowered close to nomal on the14th day.Conclusion The plasma neuropeptide(β-EP,NT,NPY)level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of acute cardiovascular disease,and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the disease course.
   
  Key words  acut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β-EP NPY NT  

  神经肽是神经元间重要的化学信使,它可发挥神经激素、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作用,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多种组织器官,参与各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NPY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已有报道,而NT、β-EP涉及的较少,本研究将NPY、NT、β-EP一同纳入,旨在探讨其变化在急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我院2000年8月~2003年8月由急诊科收治入院的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共43例(简称疾病组),全部病例均在起病后30min~24h内入院,其中心肌梗死26例,各种急性心衰17例(其中高血压性心脏病6例,冠心病7例,心肌病2例,风心病2例),年龄38~94岁,平均(64±17.35)岁,男23例,女20例;对照组66例为健康体检者(简称健康组);年龄40~91岁,平均(61.27±9.8)岁,男42例,女24例。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分别为t=-1.04,P=0.298,χ 2 =0.10,P=0.75,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入选的急性心肌梗死及急性心衰的诊断按叶任高主编的第五版内科学的诊断标准 [1]  ;(2)所有病例入院前均未用药;(3)不合并严重的脑、肺、肾、肝等疾病。

  1.3 研究方法 设计印制统一登记表格,统一标准,统一研前培训,由专科医生和高年资住院医生全程观察、登记,在入院后即时及3、7、14天清晨空腹抽静脉血4ml,立即注入含40μEDTA-Na 2 和60μl抑肽酶的抗凝管中混匀,于4℃3000r/min低温离心10min后,取血浆置于-20℃冷藏保存待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由珠海市中医院神经内分泌实验室(省重点专科实验室)负责完成。β-EP试剂盒由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神经生理
学教研室提供,NPY、NTRIAkit由北京东雅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采用上海产SN-697B型全自动双探头放射免疫T计数器。操作按说明书,批内误差<10%,同批误差<15%。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统一电子表格。

    1.4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输入微机,应用spss for winˉdows,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统计。

  2 结果

    2.1 疾病组预后 43例患者中除7例患者中途退出外,痊愈16例,好转13例,死亡7例。

    2.2 健康组疾病组各期的β-EP、NPY、NT比较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健康组与疾病组的β-EP、NPY、NT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F=27.08,P<0.01;F=26.25,P<0.01;F=5.93,P<0.01),健康组分别与疾病组的第1、3、7天的上述各神经肽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但与发病后第14天的血浆各神经肽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见表1。

    表1 疾病组与健康组血浆β-EP、NPY、NT含量比较 (略)

  2.3 疾病组各时期比较 经方差分析疾病组各时期的β-EP、NPY、NT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经两两比较,β-EP值于病后第1天与3、7、14天,第3天与第14天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NPY、NT值于病后第1天与7、14天。及NPY值于病后第3天与14天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详见表1)。表中可见3种血浆神经肽在急性起病时水平最高,随着疾病的稳定和好转水平逐渐下降,病后第7天较第1天下降约25%,至14天接近健康人水平。

    2.4 疾病组中心肌梗死与急性心衰的比较 两组患者3种血浆神经肽均呈上述动态改变,但是心肌梗死组中NT升高的幅度较急性心衰组大,而急性心衰组中β-EP升高的幅度较心肌梗死组大,然而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无显著性。

    2.5 死亡病例的血浆神经肽水平 7例死亡病例均于入院7天内死亡,其患者3种血浆神经肽水平在发病时即异常升高,随着病情的发展继续升高,至死亡时达到最高水平。

    3 讨论

  神经肽是生物体内的一类生物活性多肽,大多分布在神经组织,也可存在于其他组织,其作用复杂,按其分布不同分别起递质、调质或激素作用。在中枢可以抑制呼吸、调节血压、调节下丘脑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在外周器官,参与对心血管、胃肠道、泌尿生殖道等组织器官的功能调节。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主要分布在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中,在心血管系统亦有丰富的NPY神经纤维,其中以心脏的含量最多,NPY的神经元末梢广泛分布于心房、心室、窦房结和冠脉周围,它具有强大的心血管活性作用,它不仅可以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强缩血管功能,而且又可以作用于心肌细胞,影响心肌的舒缩活性 [2]  。实验表明小量NPY即可以引起冠状动脉收缩、心肌缺血、心肌酸中毒和射血功能降低,NPY的大量释放不仅可以加重心肌缺血,而且也可阻碍侧支循环建立的作用 [3]  。本研究结果显示急性心肌梗死及急性心衰患者在发病的第1天NPY水平异常升高,较健康对照组高约2.2倍,之后随病情稳定好转而逐渐下降,在发病后的第7天较第1天下降了约25%,在发病后的第14天则接近健康水平。此与大多数临床及实验研究结果一致 [4~6]  ,提示血浆中NPY水平升高的程度与心肌梗死及心衰的程度成正比。

    神经降压肽(neurotensin,NT)主要分布在脑和消化系 统,在心脏主要分布在窦房结、房室结、心房、心室和乳头肌,在血管系统,包括主动脉、冠状动脉、腔静脉、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壁都有NT神经支配,它通过促进组胺和5-羟色胺的释放引起强烈的舒张血管、降压作用,但是对冠状动脉、门静脉等则有明显的缩血管效应 [3]  。本文结果显示急性心肌梗死及急性心衰患者血浆NT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发病时最高,并随着病情好转而降低,14天后接近健康人水平。在研究中我们还发现,急性心衰患者血浆NT升高的幅度不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NT升高的幅度大,这可能与NT在心血管系统的生理作用有关。

    β-内非肽(β-endorphin,βˉEP)为内源性阿片肽,是强烈的阿片受体激动剂,在镇痛、调节呼吸、循环、消化和下丘脑—垂体—靶腺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有资料显示 [7]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β-EP水平明显增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β-EP水平正常。本研究结果显示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浆β-EP水平明显增高,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提示β-E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

    由此可见,NPY、NT、β-EP三者均参与了急性心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监测血浆中NPY、NT、β-EP三者水平的变化对病情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价值。(本文得到了珠海市中医院谌剑飞教授的指导和帮助,特此感谢!)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5-171,294-307.

    2 付春江综述,刘光耀,杨成玉审校.心血管系统疾病神经肽Y的意义.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分册,1997,18(5):200-202.

    3 杨钢.内分泌生理与病理生理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658-660.

    4 刘建军,师树古,韩启德.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神经肽Y含量变化及其意义.中华内科杂志,1994,33(10):201-689.

    5 吕焱,朱翠英,王青,等.肿瘤坏死因子和神经肽Y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放射免疫学杂志,1999,12(4):201-202.

    6 张庆芳,何浩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神经肽Y测定的临床意义.放射免疫学杂志,2002,13(2):98-99.

    7 路长林.神经肽基础与临床.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0,3,105,128,188,311,449. 

  基金项目:珠海市科委立项科研项目(编号:39)

  作者单位:1 519020广东省珠海市拱北医院内科
   
      2 519020广东省珠海市中医院神经内分泌实验室 

    (收稿日期:2004-07-27)

    (编辑莫 茗)

作者: 何玲徐优芬蓝穗新马雅玲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