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11A期

针灸罐 药合用治疗带状疱疹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带状疱疹是一种在皮肤上出现成簇水泡、痛如火燎的急性皮肤病,因其皮肤上有红斑水泡,累累如串珠,每多缠腰而发,故中医又称为“缠腰火丹”、“火带疮”、“蛇丹”。2治疗方法1。2治疗结果痊愈36例,占81。诊断:带状疱疹。...

点击显示 收起

  带状疱疹是一种在皮肤上出现成簇水泡、痛如火燎的急性皮肤病,因其皮肤上有红斑水泡,累累如串珠,每多缠腰而发,故中医又称为“缠腰火丹”、“火带疮”、“蛇丹”。本病多发于春秋季节,以成年患者为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4例患者中,男34例,女10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17岁。病程1~3天者25例,3~5天者11例,5天以上者8例。

  1.2 治疗方法

    1.2.1 围针法 患者取侧位,常规消毒患处,用0.5~1寸毫针在皮损处外围约1~2cm处沿皮刺向病灶方向,行提插捻转之泻法,进针得气后留针30min,选其中两对加电针,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1.2.2 梅花针刺及拔罐法 常规消毒,用梅花针均匀叩刺疱疹及其周围皮肤,以表皮出血为度;再在叩刺区拔火罐,留罐1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1.2.3 艾灸法 用纯艾条悬灸病灶四周,温度以舒适为度。每日1~2次,每次30min。

    1.2.4 中药汤剂 方拟龙胆泻肝汤加减。药用:龙胆草10 g,黄芩10g,栀子9g,木通6g,车前子(包)12g,当归9g,生地15g,柴胡9g,泽泻9g,黄柏12g,黄连9g,甘草6g。肝火旺加夏枯草、决明子、密蒙花;湿热加生滑石、板蓝根、虎杖;气血不足加太子参、黄精、生黄芪;脾胃虚寒加山药、茯苓、大枣。上方药物剂量可临床加减,以水500ml煎至200~250ml,去渣再煎。每天服2次。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以1个疗程为观察疗效的时限。治愈:患处疼痛消失,疱疹消退,皮损结痂;有效:患处疼痛减轻,疱疹变小,红斑色减;无效:患处疼痛不减,红斑水泡依旧,甚至加重。

    2.2 治疗结果 痊愈36例,占81.8%;有效7例,占15.9%;无效1例,占2.3%;总有效率97.7%。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40岁,农民,自诉:右腋下胸背部出现簇集的小水泡,剧痛6天。患者于6天前,右腋下阵发性针扎样疼痛,并波及到手臂、前胸、后背,出现密集如群的绿豆大小水泡疼痛难忍,昼夜难安,苦不堪言,在家服药物(芬必得、去痛片)效不佳,故来我院就诊。刻下症见痛苦面容,面黄疲乏,右腋下及前中正线右侧胸前、后中正线右侧背部第一肋至第三肋间有大小不等的成簇水泡,呈带状分布,基底潮红。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有力。诊断:带状疱疹。证属肝胆湿热,蕴成毒火。治法:清利肝胆湿热、泻火解毒。经上法治疗即止痛,舒适欲睡。治疗3天后,病情明显好转,夜寐安静,疱疹渐结痂,脱落吸收,共治疗5次而愈,1年后随访未出现后遗症。

    4 体会

  此病多由肝气郁结、脾经湿热蕴积、或兼感毒邪、或因体质虚弱、血虚肝旺、湿热毒盛,致充血凝滞不通而疼痛,并外溢肌肤而现红斑、水泡,治法当以清利湿热、行气活血为主。围针疗法是采用局部天应穴本身以痛为输,防止其扩散;用梅花针叩刺加拔罐,有泻肌肤湿热之邪、疏肝胆气机、清利湿热、活血祛瘀之功;因疏病邪于肌肤,患处艾灸有疏风解毒、消炎止痛、干燥患处皮疹之功;方药有清热解毒、疏肝理气、调畅气机的作用。总之,针、灸、罐、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疏肝活血、消炎止痛之功用,迅速止痛,缩短病程,减少患者痛苦,使患者能早日康复。

  作者单位:1 266300山东省胶州市胶西医院
   
      2 266300山东省胶州市中心医院 

    (收稿日期:2004-07-07)

    (编辑含 秋)

作者: 金瑞芹张冬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