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1期

破溃伤口处理中发现痛风1例的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和对相关知识的缺乏,痛风的发病率不断增加[2]。笔者在换药中发现一例拇趾、指关节、踝等处单关节红肿痛,甚至皮肤破溃见白......

点击显示 收起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 [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和对相关知识的缺乏,痛风的发病率不断增加 [2] 。笔者在换药中发现一例拇趾、指关节、踝等处单关节红肿痛,甚至皮肤破溃见白色粉末状结晶物质排出,经化验血,确诊为痛风。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65岁。2002年10月9日因左趾皮肤破溃伴红肿痛来我院外科就诊,给予消炎、门诊换药。换药中见大量白色粉末状结晶物质排出(豆腐渣类物质),给予彻底清创消毒包扎后回家。第2天,左趾肿胀消退不明显,且白色粉末状结晶物质增多,但没有脓性分泌物,再看患者的左手无名指第二腕关节处有一隆起赘生物,并拌有小指、大拇指关节畸形,怀疑是否由痛风石所致,当即询问患者,否认患有痛风病病史,给予清创换药后建议去内科诊治。经化验血,血尿酸达713μmol/L(正常142~416μmol/L),内科医师给予秋水仙碱0.5mg,口服,每天2次,别嘌呤醇100mg,口服,每天3次。服药后一天,患者左脚大趾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换药时伤口尿酸结晶明显减少,在以后的换药过程中根据伤口情况给予每天或2~3天换药一次,21天伤口痊愈。

    2 护理

    2.1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皮肤护理 (1)急性发作期患者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一般应休息至关节痛缓解72h后始可恢复活动 [1] 。在急性发作时,局部不宜用冷敷或热疗。因冷敷不利于炎症的吸收和消散,容易导致尿酸进一步沉淀皮下,使局部炎症加重;热敷可使病变部位充血水肿加剧。(2)局部皮肤破溃处,每次均要彻底清除尿酸盐结晶(白色粉末状结晶),使用常规消毒剂如75%酒精、1%碘伏、生理盐水等清洗创面,伤口深的用1%碘伏纱片填塞后用无菌敷料包扎。根据创面决定每天换药次数,直至创面愈合。

    2.2 及时纠正原治疗方案 及时针对痛风病治疗,给予秋水仙碱和别嘌呤醇治疗,在应用秋水仙碱及别嘌呤醇时,应严格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腹泻等肠胃道反应;又因秋水仙碱和别嘌呤醇有骨髓抑制及对肝肾功能损害,故在用药期间定期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以便及时调整药物的剂量。

    2.3 饮食护理 由于患者对含嘌呤食物的种类及饮食治疗的知识缺乏,我们详细制订了饮食治疗卡,便于患者查询,自己控制饮食,且将患者经常食用的食物进行分类,包括低嘌呤食物(每100g食物含嘌呤<25mg)、中嘌呤食物(每100g食物含嘌呤25~150mg)和高嘌呤食物(每100g食物含嘌呤150~1000mg)。可食的低嘌呤食物如米、面类制品、奶类、鸡蛋、白菜、青椒、洋葱等大部分蔬菜,可乐、汽水、苏打水、蜂蜜、奶油、核桃等;宜限量的中等嘌呤食物如豆类及制品、鸡肉、鹅肉、猪肉、牛肉、草鱼、鲤鱼、菠菜、海带、银耳、蘑菇、花生、腰果等;禁忌的高嘌呤食物如黄豆、扁豆、香菇、动物内脏、海鱼、贝类、海参、酵母粉、各种酒类。急性期应严格限制食物中的嘌呤摄入,食物中的嘌呤量控制在100~150g/d,蛋白质可按0.8~1.0g/kg体重(标准体重),脂肪控制在50g/d,同时提高碳水化合物含量 [2] ,如各种大米、玉米面、面粉等主粮。牛奶、鸡蛋为膳食中主要优质蛋白来源。选嘌呤低的蔬菜水果1000g/d,避免食用动物内脏等含嘌呤高的食物,饮食控制不可过度,以免导致营养失衡加重痛风。

    2.4 心理护理 耐心做好患者的心理安慰工作,由于病痛及运动受限首先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不安,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关心安慰患者,耐心解释病情,帮助患者采取积极正确的态度,对待自身疾病,积极配合治疗,避免因紧张加重病情恶化。

    2.5 健康指导 生活起居有规律,适当运动,嘌呤平衡饮食,多饮水2000~3000ml/d,尤其是让患者在睡前或半夜小便后饮水(防止尿酸浓缩)。禁止吸烟、饮酒,尽量不吃刺激性食物及饮用兴奋饮料。避免过度劳累、紧张、受冷、受湿及关节损伤等诱发因素。指导患者随时保护足部(下肢关节尤其趾承受压力最大,容易损伤,且局部温度低故为痛风性关节的好发部位),选择大小合适、感觉舒适的皮鞋,每日可用温水清洗足部,洗脚后保持皮肤干燥。定期复查尿酸、血脂、血糖值,随时了解病情,有利于患者及时就诊及合理饮食。

   3 讨论

   痛风急性发作时尿酸钠盐(尿酸盐)在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以结晶形式沉积引起的炎症反应。其好发于下肢关节,尤其是趾承受压力最大,容易损伤,且局部温度低,故为痛风性关节炎的好发部位。尿酸盐结晶可在关节附近结缔组织中沉积,形成黄白色大小不一的赘生物即所谓痛风结节。痛风结节在关节附近易磨损,其外表皮薄,容易溃破成瘘管,可有白色粉末状尿酸盐结晶排出。所以,在临床护理中,只要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就会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

      参考文献

    1 高淦,钟学礼.实用内科学,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688-695.

    2 马玲,陈红.痛风病人的护理52例.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3):17-18.

    作者单位:201600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门诊部

作者: 朱 珍 石海英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