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1期

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愈加认识到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因此,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以预防减轻疾病或促进疾病痊愈的护理方法已成为护理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一种心脏非器质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在心脏方面的表现。通过临床观察其疗效单用药物效果不佳,因而,......

点击显示 收起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愈加认识到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因此,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以预防减轻疾病或促进疾病痊愈的护理方法已成为护理工作重要组成部分。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一种心脏非器质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在心脏方面的表现。通过临床观察其疗效单用药物效果不佳,因而,我们通过实施心理护理,对53例患者进行了对比分析,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为我院2001~2003年收治,经各项相关检查,排除了心脏器质性疾病,诊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53例,男11例,女42例,平均年龄为37岁。

    1.2 方法 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一般的镇静剂(安定、刺五加),调整植物神经功能等药物治疗。实验组除药物治疗外,主要加强心理护理,心脏神经官能症病人其发病常见的诱因为生闷气、家庭不和睦、工作劳累、精神紧张等,同一患者可有两种以上诱因,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心理特点,进行心理护理。

    1.3 结果 见表1。

    表1 实施心理护理疗效观察 (例)(表略)
    
    注:实施心理护理的患者经χ 2 检验,χ 2 =8.02>6.63,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2 典型病例

    例1,患者,女,32岁,因家庭关系处理不好与爱人经常吵嘴而发病,心悸、气短、失眠、多梦,生病期间爱人不关心照顾,使她情绪受到影响而加重病情,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主动热情的与她交谈,谈人生、谈家庭,在生活上给予关心、照顾她,积极诱导帮助她寻找解决家庭矛盾的方法,另外劝其爱人多给一些爱和关怀体贴,爱人的关心使其感情上获得了满足,心理压力大大减轻,调整了心理平衡,很快痊愈出院。

    例2,患者,女,47岁,该患者精神敏感、多疑,由于劳累,出现失眠心悸,因而压力很大,怀疑自己患了心脏病,随时都有心跳停止的危险,精神紧张,不能睡眠,住院期间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我们为她实施心理护理,首先给患者讲解她所患的是一种功能性的疾病,能够治愈,与器质性心脏病有着本质的区别,功能性疾病主要是机能上改变,心脏并没有损害,让她多听音乐、看报纸、杂志等以分散注意力,这样使患者的心悸、胸闷等症状减轻并逐渐消失,提前治愈出院。

     3 讨论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患者很多病症受精神因素影响,植物神经功能很复杂,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种,是通过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的,精神活动影响着神经、内分泌系统,紧张、恐惧都可以引起内分泌功能紊乱,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对此类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可解除很多症状。

    人的精神因素与全身的生理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研究表明,人在患病之时,如果能有战胜疾病的信心,便能有效地调动机体内部免疫力。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早日康复。如果患者紧张、忧愁、恐惧等可使机体免疫功能减弱,机体的抗病能力下降,再好的药物也难以起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多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起到治疗的作用。

    心理护理的关键是通过医务人员的言谈举止与热情服务而影响患者的情绪,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与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心理护理的媒介不是药物或治疗工具,而是护理人员的行为,护士是救死扶伤战线上的战士,它要求我们有崇高的思想境界,满腔热情的工作精神与精湛的业务技能。

    语言是情感交流的一种形式,语言所引起的情绪变化不仅是一种心理反应,还可引起中枢神经、内脏及内分泌系统机能变化。良好的语言有暗示和心理治疗的功能,我们要掌握好护患交往的艺术,从本身所处地位的特点,运用坦诚的胸襟给病人以心理上的召唤。

    随着疾病的不同和个体的不同,相同疾病在不同的个人身上都有其本身的特殊心理状态。同样的病有的人就比较能客观的对待充满信心配合治疗,有的人就会产生恐惧心理所以相同的疾病在不同人身上由于心理状态的差异会严重影响病情的治疗效果和愈后,所以只有撑握了个体特殊的心理状态,才能真正地做好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去战胜疾病。

    患者若能正确认识他所患的疾病的性质,它的发生、发展与预后以及心身两方面的关系,这样有助于解除患者不健康的情绪,使其树立信心,配合治疗。如果我们解释欠妥,给患者以含糊不清、似是而非的知识,反而会增加患者不必要的想法,产生不良的自我暗示,从而加重病情,因此,要求我们给病人讲解必须正确、科学。

    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是心理护理的基础,而信任的取得又与我们平时的仪表、语言、态度、品德、知识技术等方面密切相关。如果举止文明、态度和蔼,能尊重患者,同情患者,操作敏捷准确,这样患者自然就感到了亲切感、舒适感、安全感和信任感。使我们在患者的心目中成为真正的白衣天使。

     作者单位:150040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五医院

作者: 安 瑞 苏玉凤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