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3期

皮肤型淋巴瘤合并白血病1例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皮肤型淋巴瘤临床较少见,皮肤型淋巴瘤合并白血病更罕见,我院曾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男,26岁,1年前背部散在出现暗红色斑块,直径1~2cm,质地较周围皮肤硬,无发热,当地诊为“过敏性紫癜”。经消炎药、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治疗后无效,改用强的松口服,紫色斑块逐渐变小、变软,停药数天后皮肤紫色......

点击显示 收起

  皮肤型淋巴瘤临床较少见,皮肤型淋巴瘤合并白血病更罕见,我院曾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26岁,1年前背部散在出现暗红色斑块,直径1~2cm,质地较周围皮肤硬,无发热,当地诊为“过敏性紫癜”。经消炎药、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治疗后无效,改用强的松口服,紫色斑块逐渐变小、变软,停药数天后皮肤紫色斑块又逐渐增多,中心硬块状、紫褐色,压之不褪色,并出现双侧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查体:体温37℃,脉搏134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28/68mmHg,发育好,神志清,中度贫血貌,后背、前胸、面部、双上肢广泛分布紫褐色斑块,直径3~5cm,质硬,丘疹状隆起,双侧腋窝及腹股沟触及数个花生米大小淋巴结,质韧,轻度压痛。皮肤活检诊断:淋巴瘤(皮肤型)。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正常,Hb60g/L,RBC1.93×10 12 /L,WBC2.8×10 9 /L,PLT56×10 9 /L,幼稚细胞0.25,ESR28mm/h。骨髓检查: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淋巴系异常增生,淋巴肉瘤细胞0.74,粒系、红系受抑制,巨核细胞8个,血小板少见,骨髓细胞学诊断:淋巴肉瘤细胞型白血病。免疫学检查见表1。综合分析后临床诊断为:皮肤型淋巴瘤合并白血病。

  表1 免疫学检查(略)

  2 讨论

  淋巴瘤系原发于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部分淋巴瘤晚期可浸润骨髓,发生白血病。宋少章等报道382例晚期非霍奇金淋巴瘤,58例并发白血病。淋巴瘤浸润造血系统与淋巴细胞白血病并无本质区别,前者多为局部肿瘤发生在先,继而侵犯造血系统形成白血病;后者恶性细胞一开始就浸润造血系统而形成白血病。合并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者,多为分化较好的淋巴瘤,病情发展较慢;合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者预后不良。皮肤型淋巴瘤包括蕈样霉菌病及Sezary综合征,肿瘤细胞来源于T淋巴细胞,临床经过缓慢,一般分为红斑期、斑块期,因肿瘤细胞浸润皮肤,皮肤呈丘疹样隆起。肿瘤期因肿瘤细胞大量浸润,皮肤出现暗红色突起包块,呈圆形或分叶型,质地坚实,包块直径3~5cm,多数在胸腹及上肢等部位。本病早期进展缓慢,可多年无变化。但病情进展到斑块期和肿瘤期后,发展迅速,出现发热、消瘦、全身浅表淋巴结及肺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症状。本例患者全身出现紫红色斑块1年多,当地医院误诊及治疗不及时,致使病情恶化,最终并发急性白血病,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编辑周 雷)

  作者单位:256212山东邹平中心医院

作者: 杨兆勤 赵万峰 崔光跃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