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5期

体外反搏治疗糖尿病86例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反搏治疗糖尿病患者疗效及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3年采用体外反搏治疗86例糖尿病患者。结论体外反搏治疗糖尿病改善机体微循环,增加胰岛素的外周及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关键词体外反搏糖尿病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快速发展,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成为严重危害人......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体外反搏治疗糖尿病患者疗效及观察。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3年采用体外反搏治疗86例糖尿病患者。 结果  总有效率93%,其中显效43例(占50%),好转37例(占43%),无效6例(占7%)。 结论  体外反搏治疗糖尿病改善机体微循环,增加胰岛素的外周及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关键词  体外反搏 糖尿病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快速发展,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当今发病并非全为老年人,中青年人以两倍老年人的速度加入“糖尿病”大军。我院展开体外反搏十几年,针对糖尿病治疗86例,现将其疗效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6例均系2000~2003年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其中1型糖尿病有56例,2型糖尿病有30例;合并型冠心病有21例,高血压11例,脑血管7例,脑神经病变5例;男38例,女46例,年龄25~75岁,其中25~49岁61例,占72.6%,平均50岁。病龄3个月~25年不等。

    1.2 临床特点 43%病例有三多一少症状,口服药物(二甲双胍、美迪康、拜糖平)等及饮食控制。门诊患者空腹血糖检查及餐后血糖升高6.8~18.8mmol/L,血糖高者有19例。心电图检查诊断: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13例,窦性心动过缓15例,心律失常(偶发房早、偶发室早、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左前分支传导阻滞)6例。

    1.3 治疗方法 采用广州医疗器械厂生产WFB-TV型电脑增强型体外反搏机,每天1次,每次60min,12次为一疗程,气体压力0.45kPa/cm 3 ,严格掌握充排气时间,用心电及耳脉波监测,并记录治疗前后血糖、血压、血脂等。

    1.4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三多一少症状消失,血糖>7.4mmol/L,血脂浓度下降(CH<6.0mmol/L,TC<1.4mmol/L)。好转:三多一少症状减轻,血糖≤8.3mmol/L。无效:症状无改善,血脂、血糖检测无变化。

    2 结果

    2.1 临床结果 显效43例(占50%),好转37例(占43%),无效6例(占7%),总有效率达93%。 2.2 糖尿病其他指标改善 见表1。

    表1 治疗后各次指标改善情况 (略)

    3 讨论

    体外反搏是一种无创伤性的治疗方法。体外反搏在心脏舒张时,使血液反流回主动脉,以提高主动脉的舒张压,从而增加颈总动脉的血流灌注,促使缺血部位侧支循环形成,增加脑血氧供应,另外,可使回心血量增加,心搏出量增加,使脏器灌注血流速度加快,血黏稠降低,改善脑组织及病变细胞功能。可增加外周阻力,利用血糖,增加胰岛素的外周及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改善机体微循环的状态。本疗法具有口服降糖药不能代替的综合疗效。既无口服药物的副作用,又无痛苦及并发症,为临床上治疗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及合并其他病变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新疗法。治疗无效的11例中8例1型糖尿病不适宜用本疗法,但对其并发症有所改善,体外反搏治疗糖尿病是一种疗效良好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探索和推广。

    (编辑田 雨)

    作者单位:510500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

作者: 曾丽玉 罗若佳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