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6期

臀位剖宫产合并胎盘植入1例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孕早期无阴道见红,孕4+个月自觉胎动,孕期无X线及毒物接触史,孕7+个月在当地B超检查诊断为:臀位合并宫颈囊性占位,自诉该囊肿物位子膀胱上方(未见B超单)。胎盘位于前壁→左侧壁。完善各项检查后,于2004年12月8日9点在连硬外麻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娩1女活婴,新生儿外观无畸形,重3700g。胎盘滞留,行人工......

点击显示 收起

    1 病历摘要

    患者,33岁,因停经9 + 个月,臀位待产,于2004年12月6日入院,末次月经2004年3月4日,预产期2004年12月11日,停经40 + 天出现恶心、呕吐,尿HCG(+),停经3个月早孕反应自行缓解。孕早期无阴道见红,孕4 + 个月自觉胎动,孕期无X线及毒物接触史,孕7 + 个月在当地B超检查诊断为:臀位合并宫颈囊性占位,自诉该囊肿物位子膀胱上方(未见B超单)。曾在家膝胸卧位,胎位未能纠正,余未作特殊处理。因预产期接近,故入院要求剖宫产终止妊娠。平素体健,孕2产0,于5年前孕2 + 个月人工流产1次,之后继发不孕。曾多方治疗(具体不详)。入院查体:体温36.7℃,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90/60mmHg。产科检查:宫高36cm,腹围103cm,胎方位LSA,胎心145次/min。肛诊:宫颈消失70%,S-2,未破膜,骨盆内外测量均正常。B超提示:胎儿双顶径9.5cm,胎方位LSA。胎盘位于前壁→左侧壁。羊水:最深约9.8cm。入院诊断:(1)臀位;(2)羊水过多;(3)宫内孕39 +2 周;(4)孕2产0;(5)LSA。完善各项检查后,于2004年12月8日9点在连硬外麻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娩1女活婴,新生儿外观无畸形,重3700g。胎盘滞留,行人工剥离术,剥离时发现胎盘于宫前壁近宫底及左侧角处剥离困难,术者强行剥离后,剥离面即持续出血,色鲜红,探查发现:宫前壁近宫底处及左侧宫角宫壁厚约0.3cm,疑为胎盘植入。因患者丈夫暂时不在,其父母无法同意子宫切除。给予宫体注射缩宫素、局部大“8”字缝合、宫腔内置米索前列醇片、静推立止血、宫腔填塞等处理后,出血情况无明显改善,再次与家属谈病情,行子宫部分切除术。术中失血约1500ml,输红细胞5U,输液4000ml。术后剖视子宫及检查胎盘见:胎盘1/3植入子宫左侧角及宫前壁近宫底部肌层,未穿透子宫浆膜层,胎膜于宫颈娩出部位见一囊性包块,大小约5cm×6cm,由胎膜包裹,内为胶冻样物。术后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7天腹部切口拆线,切口Ⅱ/甲愈合。切除组织患者拒送病理。 2 讨论 植入性胎盘分3类:侵入性胎盘、植入性胎盘、穿透性植入胎盘。其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国外报道为1∶(5000~10000)次分娩,根据华西医科大学的10年资料,11318次分娩中有8例植入性胎盘、发病率为1∶1414次分娩 [1] 。病因:多由于子宫蜕膜缺乏或发育不全所致,常见于子宫内膜创伤性或炎性操作或瘢痕形成之后,如反复或过度搔刮宫腔、严重子宫内膜炎等。故主要发生于经产妇 [2] 。子宫黏膜缺乏或缺陷是胎盘植入的病理基础,所以所有子宫内膜疾病都容易发生胎盘植入 [3] 。诊断植入性胎盘的临床诊断常有一定困难,当出现人工剥离胎盘困难时,应考虑胎盘植入的可能。本例在术中直视下剥离胎盘,如发现异常情况应避免大出血的危险而直接做子宫切除术。由于经验不足,强行剥离胎盘,部位又恰恰在子宫角部,血运丰富,加之患者丈夫不在,其父母无法同意子宫切除,推迟了子宫切除的时间,造成患者失血较多。但由于抢救及时,未造成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 张光圩.产科急症.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9,60.

    2 苏应宽,徐增祥.实用产科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488-489.

    3 闻安民,钱德英,张旭云,等.早期妊娠胎盘绒毛植入.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10:606-608.

    (编辑朝 颜)

    作者单位:453500河南省原阳县妇幼保健院
    453500河南省原阳县中医院

作者: 秦云风 曹 鑫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