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7期

急性出血性肠炎误诊为阑尾炎2例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急性出血性肠炎虽有地区和季节的多发性,但对于散发的病例由于其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也很容易造成误诊。入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而行手术治疗。回肠系膜可见略肿大淋巴结,术中诊断为节段性出血性小肠炎。入院诊断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阑尾穿孔待查。...

点击显示 收起

    急性出血性肠炎虽有地区和季节的多发性,但对于散发的病例由于其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也很容易造成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患者,男,42岁,主因腹痛伴发热3天入院。患者于入院前3天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持续隐痛,阵发加重,伴恶心,未吐,发热,体温38℃左右。入院查体:T37.7℃,P80次/min,R20次/min,BP110/75mmHg,心肺未闻异常。腹平坦,触软,上腹部无压痛,肝脾未及,脐周及下腹部压痛,以右下腹为著,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腹部叩鼓音,肠鸣音活跃。查血常规WBC11.4×10 9 /L,N0.82,L0.18。入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而行手术治疗。术中见阑尾轻度充血。可见回肠腔内节段性呈紫蓝色,考虑为肠腔内出血;回肠系膜可见略肿大淋巴结,术中诊断为节段性出血性小肠炎。遂用普鲁卡因封闭肠系膜后关腹。术后给予抗炎及对症治疗腹痛渐减轻,体温3天后恢复正常,1周后痊愈出院。

    例2,患者,男,51岁,主因发热2天、腹痛15h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天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达38℃左右,曾给予对症治疗无缓解,于15h前突感腹痛,以下腹部为重,伴恶心,未吐,经输液抗炎治疗无好转而入院。查体:T39.6℃,P74次/min,R22次/min,BP120/80mmHg,心肺未闻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触全腹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阳性,压痛以右下腹部为著,肝脾触诊不满意,腹部叩诊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弱。查血常规WBC25.2×10 9 /L,N0.90,L0.10;腹平透未见异常。入院诊断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阑尾穿孔待查。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腹腔黄白色稀 薄脓液约500ml,探查肝脾、胃及十二指肠未见异常。回肠距回盲部约80~90cm段有2处局部肠壁坏死,仅黄绿色膜状物覆盖,其下肠壁肌层及黏膜层缺损,分别约1.0cm×1.5cm及1cm×20cm大小;距回盲部约60~70cm处见约2cm×2cm大小肠壁外膨,壁薄,呈暗红色。阑尾充血、水肿、质硬,诊断为腹膜炎、节段坏死性肠炎、阑尾炎,遂行病变肠段切除肠吻合术,并切除阑尾一并送病理检查。术后胃肠减压补液抗感染治疗10天痊愈出院。病理结果示肠壁出血坏死、阑尾炎。

    2 讨论

    急性出血性肠炎在某些地区少见,为散发病例,加上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容易误诊。该病病因过去认为与细菌感染有关,近年来认为与长期进低蛋白饮食使肠道内的胰蛋白酶处于低水平有关。病变主要在回肠或空肠,偶也发生在结肠或胃,可单发或多发,如为多发则多呈跳跃式节段性,与正常肠管之间分界明显。临床表现多以腹痛为主,为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痛,有阵发加重,往往伴有寒战发热,多有血便;可分为血便型、腹膜炎型、中毒型、肠梗阻型 [1] 。本病多以内科治疗为主,但若有明显的腹膜刺激征,或经内科保守治疗无好转,或出现血压下降,或有梗阻表现时,往往需外科治疗;对于病变仅表现为少量出血而无坏死或穿孔时可用普鲁卡因行肠系膜封闭;若肠坏死穿孔可行病变肠段切除吻合。故在临床中遇到腹痛伴发热,尤其有血便的患者应想到本病的可能性,以免误诊或漏诊。

    参考文献

    1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167-1169.

    (编辑尚 轩)

    作者单位:056300河北省武安市医院外科

作者: 付立民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