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8期

单侧唇裂术后畸形的临床原因分析(附200例报告)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唇裂手术是颌面专科的整形手术,因要求高所以第一次手术难以达到满意的整形效果,术后带来许多畸形往往要求二次手术。据我院2000年6月~2004年6月的不完全统计,共收治单侧唇裂术后畸形二次手术200例。现就单侧唇裂术后畸形产生的原因和种类做一讨论。1临床资料单侧唇裂术后畸形200例中,男138例,女62例,年龄最小1岁......

点击显示 收起

  唇裂手术是颌面专科的整形手术,因要求高所以第一次手术难以达到满意的整形效果,术后带来许多畸形往往要求二次手术。据我院2000年6月~2004年6月的不完全统计,共收治单侧唇裂术后畸形二次手术200例。现就单侧唇裂术后畸形产生的原因和种类做一讨论。

  1 临床资料
    
  单侧唇裂术后畸形200例中,男138例,女62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38岁,平均19.5岁。年龄分组,≤6岁8例,7~10岁12例,11~14岁41例,15~20岁125例,≥21岁14例。右侧唇裂52例,左侧148例。畸形主要类型:两侧唇高不等98例,唇红缘不齐93例,红唇凹陷、口哨畸形53例,唇红不显12例,鼻翼基部移位20例,患侧鼻底过大或过小110例,术后瘢痕畸形127例,上唇过紧9例,上唇过松2例,同时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畸形者147例。

  2 讨论
    
  2.1 唇裂术后畸形的主要原因
   
  2.1.1 畸形未全部修复 第一次手术患儿年幼,有些畸形不明显或未出现,以致实行手术时未将畸形全部修复。目前国内对唇裂修复年龄一般掌握在出生后2个月~2岁,最早的可在出生后几天即行唇裂修复术。本组200例中,出生后1个月施行修复术者4例,1~6个月内修复者12例,此时患儿年幼,如唇红缘标志不清、鼻翼基部移位尚轻,故不可能在第一次手术中得到解决。对唇裂患儿第一次手术最佳时间,我们认为以6个月~1岁为佳,不但麻醉安全,也有利于正确修复,减少术后畸形。
   
  2.1.2 术者经验不足,技术不全,以致手术发生缺点或错误 如第一次修复设计时,患侧唇高往往比健侧唇高稍长0.5~1mm,为了术后的瘢痕挛缩,肌层、唇红缘的正确对位缝合,以及唇红交叉等。故我们认为唇裂修复术是一个要求高、难度大的整形手术,术者应该具备整形外科的基本理论与技术,最好从事专业整形工作。本组病例中,90%患者是在县、乡级医院做第一次唇裂修复手术。
   
  2.1.3 手术方法本身所具有的缺点,术前准备工作不够 本组病例早期在县、乡卫生所做的唇裂修补术,多数应用ROS′S法直接拉拢缝合,共32例,造成术后明显畸形,主要问题:直线瘢痕畸形明显;双侧唇高不等;无正常的唇弓外形;唇吻凹陷、口哨畸形等。近年来,国内对单侧唇裂的修复主要是应用莫氏肌功能解剖复位法,即三角旋转推进法,或改良下三角瓣法。从临床病例看,我们认为选择什么样的手术方法视患者的唇裂程度而定,如Ⅱ度唇裂不伴有鼻翼移位且裂隙较窄者,可考虑改良下三角瓣法,效果较好;Ⅲ度唇裂鼻翼移位明显、鼻小柱弯曲可用莫氏肌功能解剖复位法,Ⅲ度唇裂鼻翼移位不明显、鼻小柱弯曲不明显可用三角旋转推进法。另外,术前准备工作应当充分,如用弹力带压平上裂隙创缘,有利于手术解剖复位的对位缝合。从目前来看,修复效果满意,减少了术后畸形。
   
  2.1.4 畸形本身比较严重,在第一次手术中不可能彻底解决 最常见的是先天性Ⅲ度唇裂患者,鼻翼基部下移等。本组病例中有2例患者右侧先天性Ⅲ度唇、腭裂,同时伴有裂隙过宽、鼻梁塌陷、鼻小柱过短,此类患者难以一次达到修复效果,需要后期四次整形手术,才基本完成畸形的矫治,包括自体骨移植进行牙槽突及鼻小柱的整形术。
   
  2.1.5 术后护理不当 造成局部感染的28例或由于外伤造成复裂的3例遗留畸形,需再次修复。由此提醒我们,良好的手术只是治疗成功的一部分,决不能忽视术后的精心护理,如佩戴唇弓,确切的减张、创面的清洁等。

  2.2 常见唇裂术后畸形的临床表现
   
  2.2.1 两侧唇高不等 本组有98例发生两侧辱高不等,其临床表现为患者唇高与健侧相比过短或过长,唇弓失去正常的外形。唇高过短,可表现为患侧唇峰高点上移,上唇外翻;唇高过长,可表现为患侧唇弓高点下移,上唇内卷,变薄。发生原因,患侧皮瓣宽度过大或不足,致使患侧唇高低于或高于健侧唇高。预防措施:准确设计,根据患侧唇高与 健侧唇高之差决定转移皮瓣的宽度,并应适当放宽1~1.5mm,术前用弹力带压平裂隙创缘牙槽突,防止术后远期瘢痕挛缩。
   
  2.2.2 唇红缘不齐 本组为93例。此种畸形临床表现为唇红缘失去正常的弓形曲线,或参差不齐、连续性中断;或唇红唇白错位。发生原因:(1)多因口轮匝肌以及唇红缘缝合时未能准确缝合,致使红白唇交接的唇红缘参差不齐。(2)术式本身所具有的缺陷,如古老的ROS'S法,其修复后,唇红缘外形肯定差。其预防关键在于:除皮肤、黏膜准确缝合外,应特别注意口轮匝肌的复位,两端对齐缝合。在两个患侧高点外侧准确定点,以便于准确缝合唇红缘。
   
  2.2.3 红唇凹陷、口哨畸形 此类畸形本组有53例,其表现为,唇珠缺失或唇珠过小,外形不清,正中唇吻上下不接触,呈口哨畸形。原因是,缝合之瘢痕挛缩或裂隙边缘红唇组织过少所致,上下唇闭拢时,上唇凹陷如吹口哨状。预防:红唇组织不宜过多,采取红唇交叉缝合。
   
  2.2.4 唇红不显内卷 本组有12例表现为患侧唇红过薄,凹陷。此畸形多发生在完全性唇裂,如将红唇切除过多或红唇错位缝合均可造成唇红不显。此外,红唇“Z”形交叉设计时,患侧设计角度太大也是造成术后唇红不显的重要原因。预防措施:红唇黏膜及肌层应尽量保留,白唇裂隙附着的红唇可切除,但其下方肌层及黏膜下层应尽量保留,并可嵌入对侧唇红黏膜下,以便恢复丰满的红唇及唇珠。红唇“Z”形设计时,角度不宜太大。
   
  2.2.5 鼻翼基部移位 本组病例中,发生鼻翼基部移位畸形20例,临床表现为双侧鼻翼基部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发生本畸形的原因是:Ⅲ度唇裂鼻翼多向下移位,第一次手术未能做复位矫正,尤其是患侧上颌骨鼻切迹发育不全,易造成患侧鼻翼基部过低;如第一次手术过分将鼻翼做内旋上提,则造成患侧鼻翼基部内卷上移畸形。预防原则:对于鼻翼向下外移明显者,第一次手术应同时矫正,可采用莫氏法,松解鼻翼异常附着点,使鼻软骨移到正常水平位置。

  2.2.6 患侧鼻底过大或过小 200例患者中,患侧鼻底过大或过小畸形发生较多,有110例。发生原因为Ⅲ度唇裂鼻底组织切除过多,造成患侧鼻底过小;相反,如鼻底保留组织过多,则造成患侧鼻底过大。婴儿在唇裂修复同时矫正鼻翼畸形,如广泛剥离该鼻翼软骨,应该佩戴鼻膜。
   
  2.2.7 术后瘢痕畸形 本组病例127例,此畸形主要有三种表现:(1)凸起皮肤表面的瘢痕疙瘩。(2)原创缘内陷。(3)扁而宽的缝线瘢痕。发生原因:术后伤口曾有感染或缝合过紧;未做肌层、皮下缝合;缝合时未注意缝针的大小、线的粗细及其他不正确的缝合方法所致。预防措施:术前应严格消毒,防止出血,严格按照整形手术原则操作;加强术后伤口护理,拆线后嘱其注意伤口护理,避免发生外伤,对裂隙较宽的病例,应选用适当方法减张。
   
  2.2.8 上唇过紧 此畸形临床较少,为9例,临床特征是修复后的上唇在纵向过长,在横向过短,多同时伴有上颌发育不良,前牙反颌。分析其原因,多因第一次手术定点设计有误,使上唇组织切除过多或术后伤口感染。预防措施:定点设计要准确,切口要精确,尽量保留皮肤、皮下及肌肉组织,术后加强护理,防止感染。
   
  2.2.9 上唇过松 此畸形临床发生最少,仅2例,临床特征是上唇在横向过长,在纵向过短,失去正常上唇外形。原因主要是第一次手术定点设计有误,切口过分靠近裂隙边缘,缝合后显得皮肤过多;其次是肌层缝合不牢或脱开,使上唇纵向过短、横向过长,伤口愈合处变薄,红唇缺裂并有凹陷。此外,部分患者常伴有牙槽突裂。预防措施:定点设计及切口要准确,肌层缝合牢靠,术前术后减张,加强术后伤口护理。
   
  本组200例中,出现单一畸形者较少,同时出现两种以上畸形者148例,所占比例较大,这就给二次整复带来较大的困难,要求设计时,考虑问题要全面,抓住主要畸形,选择最佳方案,一次不能完全矫正者,可分次手术。总之唇裂二次修复术难度大,有时也无恒定的术式,修复前,一定要认真检查,找出主要畸形,设计最佳方案,精心完成整复治疗。

  (编辑陆 会)

  作者单位:750004宁夏银川市口腔医院 

作者: 孙志干 张雷 雷晓丽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