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10期

高热小儿护理讨论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由于小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故高热是儿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高热是临床各种疾病的严重反应,护理治疗不当会引起各种严重并发症(如高热惊厥等)。2003年3月~2004年12月我所门诊观察室共收入60例患儿,对其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60例患儿,男36例,女24例,其中肺炎引起的高热45例......

点击显示 收起

  由于小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故高热是儿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高热是临床各种疾病的严重反应,护理治疗不当会引起各种严重并发症(如高热惊厥等)。2003年3月~2004年12月我所门诊观察室共收入60例患儿,对其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患儿,男36例,女24例,其中肺炎引起的高热45例,胃肠道炎症12例,扁桃体炎症3例。

  1.2 治疗方法 以抗炎抗病毒及对症治疗为主,若单用静点抗生素治疗疗效不佳,则辅以抗病毒药物提高疗效;若为胃肠道疾病则对症治疗,同时给予补充液体以免患儿脱水。

  1.3 结果 以上治疗效果显著,患儿一般在2~3天内即有好转,4~5天内痊愈,复发率仅为1%。

  2 护理方法
    
  2.1 心理护理 患儿也有思想,而且依赖心强,要求亲人陪伴。护理人员对待患儿态度要和蔼可亲,使患儿消除恐惧心理,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2.2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冬天室内开窗通风,通风时要避免患儿着凉,保持室温18℃~24℃、湿度50%~60%为宜。

  2.3 做好生活护理 患儿高热时,体内各种营养物质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心率加快易于疲倦,应卧床休息。患儿应进食易消化、高能量、少油腻、多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对婴幼儿要鼓励母乳喂养,母乳当中的抗体对疾病的康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鼓励患儿多饮水或少量果汁,以利于毒素排泄。高热患儿出汗较多,要及时擦干汗液更换干净衣物防止着凉。如口唇干裂,涂石蜡油或甘油防护。
   
  2.4 物理降温 高热患儿用药物降温的同时最好配以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或酒精擦浴,冰敷额头、大血管等。但要注意体质虚弱的患儿,降温速度不要过快。
   
  2.5 观察病情变化,预防惊厥发生 观察患儿神志、面色、呼吸、脉搏及四肢冷暖情况。患儿使用药物或物理降温后,每30~60min观察患儿体温下降情况,并观察患儿出汗多少,以免降温过快发生虚脱。发现患儿牙关紧闭、面部及四肢肌肉呈阵挛性或强直性抽搐等惊厥先兆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6 做好消毒隔离 门诊人流量大,观察室患儿较多,为预防交叉感染,观察室要定期紫外线消毒。
    
  3 讨论

  一般小儿高热周期为5~14天,小儿在高热之前,都有潜伏期,会出现打喷嚏、鼻塞、流鼻涕等症状,若此时给小儿及时用药及注意休息和保暖,病情会得以控制。一旦发生高热,按本文所述方法,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使患儿早日康复。

  (编辑川 夏)

  作者单位:257033山东东营胜利职业学院交通工程分院卫生所

作者: 杜棉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