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11期

带血管蒂的桡骨骨膜瓣移植治疗腕舟骨骨折不连接30例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腕舟骨表面大部覆盖关节软骨,血供较差,骨折后延迟愈合和骨不连发生率较高。我院自1993~2001年采用带血管蒂的桡骨骨膜瓣移植治疗腕舟骨骨折不连接3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根据X线片显示,骨折边缘整齐,密度增高18例,骨折断端两侧骨质吸收有囊性改变9例,断端呈裂缝状2例,近侧断端有坏死表现1例。2手术方法手......

点击显示 收起

  腕舟骨表面大部覆盖关节软骨,血供较差,骨折后延迟愈合和骨不连发生率较高。我院自1993~2001年采用带血管蒂的桡骨骨膜瓣移植治疗腕舟骨骨折不连接3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均为男性,年龄17~32岁,左侧9例,右侧21例。外伤至手术时间:5~23个月,平均9个月。根据X线片显示,骨折边缘整齐,密度增高18例,骨折断端两侧骨质吸收有囊性改变9例,断端呈裂缝状2例,近侧断端有坏死表现1例。
   
  1.2 手术方法 手术在气囊止血带下进行,在桡骨茎突上约5cm处向近心端作纵行切口,先显露桡动、静脉,找到其至桡骨的分支,以血管分支为中心,切取4cm×3cm的骨膜,切断结扎骨膜近心端的桡动、静脉,带血管蒂的桡骨骨膜即游离。于鼻烟壶处顺腕关节作斜行切口,显露舟状骨及桡骨茎突,在舟骨骨折线近侧约0.2cm处,用骨凿切除桡骨茎突。切除骨折间瘢痕组织,打通囊状间隙,在舟状骨上钻3~4个孔。矫正成角及旋转畸形,沿舟骨纵轴以2枚1.2mm克氏针固定,针尾留于皮外,在上述切口间做皮下潜行分离,将带血管蒂的骨膜通过两切口间的皮下隧道,骨膜内层面向舟状骨,平铺于骨折及其周围处,用丝线将其固定于周围组织,修复关节囊,取腕微屈略桡偏位带拇指前臂长管型石膏固定4~6周。然后换前臂短管型石膏固定,骨折愈合后拔克氏针。
    
  2 结果
    
  术后随访9~24个月,平均14个月。经X线摄片,所有病人均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2周(9~14周26例,16~20周4例)。根据腕关节疼痛情况、腕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的影响,把随访结果分为4级 [1] :优23例,骨不连接愈合,腕关节功能达到受伤前水平;良12例,骨折愈合,腕关节剧烈活动后疼痛,轻度背伸受限,不影响日常生活;可2例,骨折愈合,日常生活中偶有疼痛,活动度与术前比较无明显改善;差,骨折不愈合,本组无一例。
    
  3 讨论
    
  腕舟骨的血供来源是通过结节或其腰部的韧带进入的。当舟骨腰部发生骨折后,近侧断端因血供减少或中断,不利于骨折愈合。骨折后因漏诊而未给予及时有效的固定是其不愈合的另一主要原因。腕舟骨骨折6个月无愈合证据,称为腕舟骨骨不连,可导致腕关节骨关节炎,首先发生在舟桡关节,后期可发展到舟头和头月关节。在未出现骨关节炎时积极治疗,可获得良好愈合。骨折端的稳定和充足的血运是骨折愈合的两个必要条件,因此改善骨折局部血液供应,消除骨折处所受剪力,为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的主要原则 [2] 。
   
  桡动、静脉在桡骨茎突上6~11cm处有1~3个小的血管横行走向桡骨骨膜。血管在骨膜上呈网状分布,切取4cm×3cm的骨膜时有明显渗血现象,其血液循环来自尺动脉与桡动脉的掌深弓及其间的交通支;静脉回流则由桡静脉反行进入与各静脉的交通支,此种建立静脉回流方式已被证实 [3] 。外骨膜的成骨量占全部骨折愈合的成骨量的30%,外骨膜内生骨层的成骨量最重要。因此本术式中桡骨骨膜瓣既改善了缺血坏死舟状骨的血液循环,又可促使其成骨;桡骨茎突切除既消除了对舟骨骨折处的顶撞,消除了剪力,又可避免晚期骨关节炎的发生;克氏针固定使骨折端稳定,为骨折愈合创造了条件。本组60例全部骨愈合,手术结果优良率96.7%,原有囊性变的难愈合骨折也能愈合,表明本术式对陈旧性腕舟状骨骨折愈合有良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迅悟,常青,孔祥星,等.Herbert螺丝钉治疗腕舟骨骨折不连.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7,4:293.
   
  2 赵桂仁.筋膜血管蒂骨瓣植骨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中华骨科杂志,1995,15:333.
   
  3 朱盛修.现代骨科手术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94.
    
  (编辑苜 紫)

  作者单位:157011黑龙江牡丹江解放军第209医院外二科 

作者: 周宝才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