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16期

孕36周先兆早产并肠梗阻1例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2005年2月9日以孕36周、先兆早产并腹胀原因待查入院。腹部X线片显示肠管扩张有气液平面,提示肠梗阻。2讨论妊娠期发生肠梗阻较为少见,多与既往手术粘连有关,而发生肠扭转更为少见。此患者无既往手术史,其发生乙状结肠扭转的原因有三:(1)妊娠期孕激素水平高,肠管平滑肌张力降低,肠蠕动减慢,致使孕妇易发生便秘。...

点击显示 收起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22岁。妊娠36周,孕1产0,末次月经2004年6月2日。2005年2月9日以孕36周、先兆早产并腹胀原因待查入院。查体:T 36.7℃,P 120次/min,R 28次/min,BP 75/55mmHg。自述未孕前经常便秘,近5天未解大便,自感腹胀。既往无手术史。于2月9日腹痛、腹胀加剧,不能平卧,出现端坐呼吸、心慌、恶心、呕吐。专科检查:宫高21cm,腹围100cm,骨盆外测量各径线正常。有不规律宫缩,胎心音136次/min。B超显示胎儿横位。给予吸O2,静点硫酸镁。同时急查血常规、电解质、腹部X线检查。血常规:WBC 5.4×109/L,Hb 13g/L,PLT 235×109/L。电解质:K+ 3.2mmol/L。腹部X线片显示肠管扩张有气液平面,提示肠梗阻。给予禁食、静脉补钾,胃肠减压,少量温盐水灌肠,效果欠佳。恶心、呕吐、腹胀有加重趋势。于2005年12月11日19时,患者高热达39.5℃,胎心音170次/min。腹部检查压痛、反跳痛。立即在连硬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有淡黄色脓性液体约500ml。产下1女婴,体重1800g,肌张力差,阿氏评分持续1min。家属放弃抢救。肠系检查:乙状结肠逆时针扭转180°,并被挤至左上腹部,极度充气。予以乙状结肠复位,并切口放气排便。乙状结肠色泽恢复正常。冲洗腹腔,并放置引流管。术后经抗感染补液治疗,持续胃肠减压3天后排气并拔管。患者一般情况好,于术后第7天拆线。切口一期愈合,于术后第10天痊愈出院。

  2  讨论

  妊娠期发生肠梗阻较为少见,多与既往手术粘连有关,而发生肠扭转更为少见。此患者无既往手术史,其发生乙状结肠扭转的原因有三:(1)妊娠期孕激素水平高,肠管平滑肌张力降低,肠蠕动减慢,致使孕妇易发生便秘。(2)孕妇平时就便秘,加上未参加孕期保健,未得到及时的卫生饮食指导,吃蔬菜、水果少,不爱喝水,致使便秘加重。(3)胎儿横位,随着子宫增大,对肠管尤其乙状结肠的压迫增加,致使乙状结肠被挤至左上腹部并发生扭转而发生肠梗阻[1]。

  加强病情观察,制定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肠梗阻为急腹症,经禁食、纠正电解质紊乱、胃肠减压、灌肠等保守治疗不能缓解时,应积极手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避免延误病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此孕妇妊娠36周未参加过保健。据2004年兵团妇幼保健中心调查资料显示,农牧团场孕妇参加孕期保健的比例<40%,孕产妇和胎儿死亡率及产后并发症居高不下。有些地方已经展开计划生育和妇幼保健合作,大大提高了孕期保健的比例,降低了孕产妇和胎儿死亡率,也减少了孕期和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各级医疗保健工作者和基层工作者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2,174.

  (编辑:建  伟)

  作者单位: 831300 新疆五家渠,五家渠市师医院妇产科

 

作者: 汪璐 盛艳红 汤永秋 2005-9-2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