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16期

妇科患者急性肺栓塞2例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肺栓塞是由于肺动脉或其分支被栓子阻塞而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对于妇科医师来说,此病并不多见,现介绍2例如下。1临床资料例1,患者,59岁,主因绝经10年,白带多3年余,胃胀2个月,B超示宫体癌入院。患者绝经10年,3年前阴道时有黄白色分泌物,无阴道排液及出血。...

点击显示 收起

  肺栓塞是由于肺动脉或其分支被栓子阻塞而引起的严重并发症。最常见的血栓来自下肢静脉及盆腔静脉,严重者可发生肺梗死,在临床死因中仅次于肿瘤、心肌梗死。对于妇科医师来说,此病并不多见,现介绍2例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 患者,59岁,主因绝经10年,白带多3年余,胃胀2个月,B超示宫体癌入院。患者绝经10年,3年前阴道时有黄白色分泌物,无阴道排液及出血。2个月前出现上腹胀、恶心、呕吐,B超提示右胸腹腔积液、子宫体异常回声(宫体癌)。入院当日晕车、呕吐严重,不能进食1天。查体:精神差,表情淡漠,腹膨隆,肝脾未触及,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未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阳性。PV:宫颈光,子宫稍大于正常,软,无压痛,活动好,宫旁无增厚。辅助检查:D二聚体1358μg/L(↑),尿KET(+),胃镜示慢性胃炎,宫颈刮片巴氏Ⅱ级,诊刮病理: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异源性)。腹水可见疑肿瘤细胞,胸片示右胸腔少量积液,腹部B超:大量腹水,余未见异常。诊断:(1)子宫内膜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异源性);(2)慢性胃炎;(3)胸腹腔积液原因待查。诊疗经过:入院纠正一般情况,诊刮,于入院1周行腹穿,抽出3000ml血性腹水,病理结果如上所述。经全科讨论,拟行2个疗程化疗,观察疗效后再决定是否手术,给予DDP+IFO化疗方案1个疗程,病情好转,出院待下次化疗。患者入院期间,进食较差,精神差,活动较少,出院下楼时突发心悸、大汗,服糖水休息5min后稍好,意识清楚,再次活动突发胸闷、呼吸困难伴呻吟,平卧无好转,口周发绀、全身湿冷,测血压不清,急行对症抢救,心电图示异常心电图符合肺部疾患改变,诊断为急性肺栓塞,抢救25min无效,死亡。


  例2,患者,67岁,主因绝经17年,阴道出血2次,宫腔吸片示腺癌入院。患者绝经17年,4年前阴道少量出血自止,3年前因胸腔积液中见腺癌细胞,未找到原发灶,行5个疗程化疗后胸腔积液消失。4个月前再次阴道出血,抗感染治疗无效,宫腔吸片示腺癌Ⅱ级。查体:一般情况好,腹平软,肝脾未及,无压痛,无移动性浊音。PV:宫颈光滑、萎缩,颈管无增粗,子宫水平位,萎缩,活动好,无压痛,宫旁未及异常,双附件未及。辅助检查:凝血功能正常。分段诊刮:子宫内膜腺癌;心电图示心肌缺血,胸片示右上肺继发性结核(钙化)、主动脉硬化;B超示子宫萎缩。诊断:(1)子宫内膜腺癌;(2)肺腺癌。诊疗经过: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拟行手术,术前3天无渣半流质饮食,术前晚清洁灌肠。行扩大的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手术顺利,术中、术后未用止血药,术后行补液抗感染治疗,每日液体入量2750ml,病情稳定,于术后第3日下床活动用力排便后突然晕厥,呈深昏迷,BP 70/40mmHg,P 96次/min,无自主呼吸,考虑肺栓塞,对症抢救20min无效,ECG示窦性心律过缓、ST段抬高。继续抢救55min,生命体征消失,死亡。病理诊断:子宫内膜中分化腺癌,侵及浅肌层。

  2  讨论

  2.1  病因分析  本文2例患者有共同特点:(1)年龄>50岁;(2)均为恶性肿瘤患者,有血栓形成倾向或癌栓发生的可能;(3)进食差,例1患者合并胃病及化疗反应等多种因素,例2患者术前3天无渣半流质饮食,常感饥饿,术前未警惕,清洁灌肠亦加重血液浓缩,补液不足;(4)活动减少:例1患者精神差,卧床时间长;例2患者术后3日插尿管,3日后方可下床活动;(5)突然活动或用力:例1患者下楼时发病,例2患者用力排便时发病。临床医师对上述情况重视不足,未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也是本病发生的病因之一。

  2.2  临床诊断  正确及时的诊断及相应的治疗可显著降低死亡率,一般情况下,有产生肺栓塞的病因及诱因,有典型的病史,临床表现为突发性呼吸困难、窒息感、胸闷、胸痛、心悸、咳嗽、心动过速、奔马律,肺动脉第二心音亢进等表现,如条件许可,可行肺通气及灌注显像提示肺栓塞存在,即可确诊。

  2.3  治疗

  2.3.1  一般治疗  吸氧、解痉、抗心衰及抗休克治疗。

  2.3.2  抗凝治疗  肝素不仅能防止血栓的发展,而且抑制血小板破坏,消除神经体液物质引起血管、支气管的收缩反应,应维持凝血时间为对照的2倍。

  2.3.3  溶栓治疗  应用尿激酶或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等药物,应密切注意出血情况。

  2.4  预防  本病起病急,死亡率高,尤其对于妇产科医师临床经验不多,来不及做出诊断,故应强调重在预防。(1)除贫血、心衰、高热外,鼓励患者多活动;(2)缩短保留尿管时间,附件手术应于术后12h拔除,子宫全切应于24~48h拔除;(3)对于那些进食差或需行肠道准备的患者应重视血液浓缩现象,必要时补液;(4)对于高危患者应预防性应用肝素、右旋糖酐、抗血栓药物和间歇性下肢气体加压治疗可减少本病发生。

  (编辑:尚  轩)

  作者单位: 075100 河北张家口,张家口宣钢医院

作者: 赵艳荣 2005-9-2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