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17期

胆囊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胆囊鳞癌很少见,绝大多数是在胆囊炎、胆石症或其他疾病手术时意外发现,发现时多属晚期,预后较差,我院自建院以来共确诊胆囊鳞癌10例,经临床病理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0例中男3例,女7例。7岁,因胆囊结石就诊者5例,胆囊炎1例,胆囊占位4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疼痛,疼痛缺乏准确位置,3例向右肩放射。...

点击显示 收起

  胆囊鳞癌很少见,绝大多数是在胆囊炎、胆石症或其他疾病手术时意外发现,发现时多属晚期,预后较差,我院自建院以来共确诊胆囊鳞癌10例,经临床病理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0例中男3例,女7例。年龄34~78岁,平均54.7岁,因胆囊结石就诊者5例,胆囊炎1例,胆囊占位4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疼痛,疼痛缺乏准确位置,3例向右肩放射;厌食、腹部包块和恶心、呕吐、发热、黄疸。10例均手术病检证实为胆囊鳞癌,病理学特点:发生部位囊颈部5例,底部3例,弥漫浸润型2例。大体:部分胆囊壁变硬,黏膜粗糙,呈颗粒状,部分为灰白色广泛浸润的肿块,合并胆囊结石6例,镜下见鳞癌组织呈巢状分布,6例癌旁见有腺上皮鳞状化生后间变、癌变的移行过程。随访中仅1例存活超过7年,7例存活不到5年,2例失访。

  2  讨论

  胆囊癌占肝外胆道癌的4.8%,胆囊鳞癌占胆囊癌的4%,而具有鳞癌和腺癌二者特征的腺鳞癌约占2%左右。患者多为老年女性,男女之比为1∶2.54。年龄多在50~70岁,癌可发生在胆囊各部,其中最常见于胆囊颈部,其次为底部,早期症状通常不明显,主要临床表现为中上腹疼痛,多为间歇性或持续性钝痛或绞痛,并可放射至右肩、背、胸等处。胆囊肿大时腹壁可触及包块,癌肿阻塞胆管可引起黄疸和消化机制障碍等,晚期可出现发热、腹水和恶病质。

  胆囊鳞癌病因尚未完全明了,普遍认为胆囊炎及胆囊结石的长期刺激与其发生有一定关系。约80%的胆囊鳞癌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癌肿好发于被结石撞击的胆囊颈部,这可能是结石刺激引起该部位黏膜发生鳞状上皮化
生及炎性坏死,并伴随着上皮细胞增生,反复增生导致异型性变进而转化为癌,也有人认为胆汁由于细菌作用和化学反应,可形成胆蒽和甲基胆蒽等致癌物质,甲基胆蒽能溶解在胆固醇内并且可能存在于主要由胆固醇构成的结石内,其真正的病因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但目前从大量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分析,已证实胆囊癌发生的相关因素有:(1)>50岁的女性胆囊结石患者;(2)胆囊结石病程>5年;(3)B超提示胆囊壁局限性增厚;(4)直径>2.0cm胆固醇型结石;(5)胆囊颈部嵌顿结石;(6)胆囊萎缩或囊壁明显增厚;(7)合并有胆囊息肉样病变等。

  胆囊鳞癌组织发生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由胆囊黏膜多能性基底细胞发生的,但多数学者认为是在胆囊黏膜上皮鳞化的基础上发生的,本组部分病例镜下可见癌旁有腺上皮鳞化后间变、癌变的移行过程,表明胆囊鳞癌源自鳞化的胆囊上皮。

  胆囊鳞癌多为灰白色广泛浸润的肿块,镜下肿瘤细胞的角化不如其他部位鳞癌明显,诊断并不困难,但大多数胆囊腺癌常伴有鳞化的细胞团块,观察不仔细或切片不全易误诊为胆囊鳞癌。所以重要的是仔细观察鳞癌有无不典型增生和核分裂相,有无角化,准确掌握鳞癌的诊断标准。

  胆囊鳞癌的预后较差,文献报道平均存活时间为6~8个月,绝大多数不超过5年。5年生存率为5%,本组随访除1例存活超过5年以上,7例均不超过5年,与文献报道相符。术后长期存活者绝大多数属早期病例。因此探索早期诊断方法是提高预后的重要环节。目前普遍主张对胆囊炎、胆石症患者早期手术对预防胆囊发生癌变有着重要的作用,也可达到胆囊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的目的。

  总之,在胆囊癌的诊断方面临床医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争取做到早期诊断,对胆囊癌的高危人群或可疑病例要特别注意,应及时行胆囊切除并行术中胆囊快速冰冻,根据具体病情,采用相应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案。从整体上提高胆囊癌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单位: 454002 河南焦作,焦作市人民医院病理科

  (编辑:唐  城)

作者: 陆晓旻 2005-9-2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