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19期

疗养院工作人员和离退休干部血脂调查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以老年患者为主体的冠心病(CHD)已经成为中青年的高发疾病,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而血脂异常是冠心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1],探讨中青年人血脂变化情况,有利于CHD的防治。现对2002~2005年疗养院工作人员和离退休干部健康查体按年龄分段进行血脂调查分析......

点击显示 收起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以老年患者为主体的冠心病(CHD)已经成为中青年的高发疾病,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而血脂异常是冠心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1],探讨中青年人血脂变化情况,有利于CHD的防治。现对2002~2005年疗养院工作人员和离退休干部健康查体按年龄分段进行血脂调查分析,提出问题与意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02~2005年疗养院工作人员及离退休干部的健康查体资料中,取血脂检查比较完整的1077例,其中中年组(40~55岁)755例,全部无冠心病史、健康情况良好;老年组(56~70岁)322例,其中20%已确诊CHD,长期服药病情稳定。

  1.2  测定方法  统计分析了连续四年1077份血脂化验结果,胆固醇(TC)采用酶法(CHOD法),甘油三酯(TG)采用酶法(Gpo-PAP法),以上都采用血脂测定标准化要求进行。

  1.3  血脂水平分类标准  采用我国“血脂异常防止建议”(1997年)中对TC、TG、LDL-C的划分方案[2],TC<5.2mmol/L(200mg/dl),称为合适水平,TC≥6.2mmol/L(240mg/dl)为增高,二者之间为边缘性增高,TG<1.7mmol/L(150mg/dl)为正常,1.7~2.2mmol/L(150~199mg/dl)为边缘性增高,2.2~5.6mmol/L(200~500mg/dl)为高。

  1.4  统计学方法  各组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均数比较采用U检验

  2   结果

  血脂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中年组中TC逐年增高(P<0.05),TG变化不大,无统计学意义,老年组中TC、TG每年变化不大(P>0.05)。见表1。表1  2002~2005年1077名查体者血脂均值  (略)

  3  讨论

  血脂异常目前在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因为它在早期和轻度时几乎没有任何感觉,它的致病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常常是从青壮年甚至幼儿时期就开始了,因为缺乏不舒服的感觉,往往不能及时发现,但长期不治疗则会导致冠心病、脑中风、原发性高血压等疾病并出现相应症状,后果非常严重。本组中年组工作人员TC边缘性增高和增高的发生率,2002年占17.97%,2003年占28.57%,2004年占39.1%,2005占49.48%,呈逐年递增,这可能与中年组工作人员不重视医疗保健,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合理,经常吸烟、喝酒,体重超重等CHD危险因素有关系,造成TC升高,使发生CHD的危险增强。所以提醒中青年人应重视身体健康状况,注意卫生保健,合理饮食,锻炼身体,防止麻痹思想,对高脂血症及危害性引起足够重视,时刻为大家敲响警钟,引起人们的重视。本组老年组TC边缘性增高和增高的发生率,2002年占38.6%、2003年占39.5%、2004年占44.3%、2005年占34.88%,增高不显著,这可能与老年组对象离退休后,生活节奏放慢,日常生活有规律,饮食合理,注意医疗保健,积极配合治疗,注重锻炼身体有关,使TC水平变化不大,血脂水平比较稳定,降低了CHD风险。

  加强防治CHD的教育及加大血脂异常危害性的宣传力度,应引起足够重视,并且任重而道远,从中青年开始学习医疗保健常识,提高医学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合理饮食,每年进行查体,且注意身体变化情况,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自觉减肥,降低CHD的发病率,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王抒,李健斋,李红霞,等.北京工作人员血脂水平分类及分型的统计分析.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26(7):399-402.

  2  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25:169-175.

  作者单位: 264001 山东烟台,济南军区烟台疗养院辅诊科  

   (编辑:卫  东)

作者: 白云 2006-8-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