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19期

血小板流变性障碍的病理生理与临床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血小板流变学是血液流变学的一部分。它主要研究血液中血小板的形态、功能和生化代谢等方面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血小板有黏附、聚集和释放等功能。这些功能在血小板参与止血及血栓形成中具有重要意义。...

点击显示 收起

     血小板流变学是血液流变学的一部分。它主要研究血液中血小板的形态、功能和生化代谢等方面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血小板有黏附、聚集和释放等功能。这些功能在血小板参与止血及血栓形成中具有重要意义。活体切开血管血栓形成的试验表明,止血和栓子形成的速度只几个微秒,比在体外用血小板致聚剂诱导血小板聚集的速度>1s快得多。这说明在体内血栓形成中,除了血小板、血浆、血管等因素之外,存在着流变学的影响。

  1  血小板的形态及结构

  血小板呈卵圆形或盘状,长1.5~4μm,宽0.5~2μm,厚70~90A,大体可分为3部分:(1)外周部分:包括细胞膜及膜下间隙。膜由黏多糖蛋白及磷脂组成,膜中有与凝血有关的物质—血小板第三因子。膜的表面可吸附冻干血浆蛋白、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成分。(2)溶胶-凝胶(sol-gel)部分:是血小板胞质的基架,由许多微细的丝状物组成微小管;它可以收缩(为血小板收缩蛋白)。(3)细胞器部分:有线粒体、各种颗粒、空泡、胞囊、高尔基体、糖原颗粒及核糖体等,其表面带负电荷。

  2  血小板的功能

  2.1  止血和形成血栓  在血管或其内皮受损后几秒,血小板即黏附、聚集、肿胀,有选择性地放出ADP、ATP、5-HT、TXA2引起血管收缩,血小板凝血酶敏感蛋白可加强和稳定血小板聚集因子,促进血小板黏附,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 (PDGF)可促进平滑肌细胞增生,B-血小板球蛋白(B-TG)与血小板聚集有关。血小板第三因子(PF3)为复杂的脂蛋白,先参与凝血活酶复活物(凝血酶原)的形成,后参与凝血酶的形成;血凝块收缩,血小板含有血栓收缩素。

  2.2  保持毛细血管壁的完整性  (1)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后,立即被血小板积聚。(2)PF及纤维蛋白形成血块,修复。(3)血小板:沿毛细血管壁排列成行,维持完整。(4)血小板及其碎片进入血管内皮细胞浆中,维持完整。

  2.3  影响纤维蛋白溶解过程  血小板含有活化素原,活化素及血浆素原,可引起血管内皮释放活化素,抑制纤维蛋白溶解。

  2.4  血管活性胺的释放、运输和贮存  在正常条件下,血中的血管活性物质(5-羟色胺、肾上腺素、组胺等),相当一部分存在于血小板内,并随血小板运至血管受伤处释放出来,使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

  2.5  吸附血浆因子  血小板对绝大多数血浆因子具有吸附能力,它对纤维蛋白原、Ⅴ、Ⅺ、Ⅻ因子吸附较紧密,而对凝血酶原,Ⅶ、Ⅷ、IX、X因子结合较松,对凝血有意义。

  2.6  使血小板的接触产物形成活性  完整新鲜的血小板,可使血浆的Ⅱ因子形成,接触激活物反应增强。

  2.7  吞噬功能  血小板能吞噬一些特殊物质,如聚苯乙烯粒、抗原抗体复活物、胶原碎片及各种病毒。

  2.8  其他(除PFe以外的血小板因子)  PF1—类似V因子,可促使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PF2—可促使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促使血小板聚集,中和抗凝血酶Ⅲ,PF4—为一种碱性蛋白,有中和肝素的作用,PF5—即血小板的纤维蛋白原,它在结构上与纤维蛋白原类似,PF6—为一种纤维蛋白溶酶物质,PF7—为凝血活酶的辅因子,作用类似PF2,PF8—为一种抗凝血活酶物质,PF9—是血浆前加速素的稳定因子,PF10—即5—HT血清素,PF11—即ADP,在Ca2+、Mg2+作用下促使血小板聚集。

  3  流动血液中参与血小板粘附、聚集的因素

  在正常血液循环中的血小板, 彼此分离,红细胞为轴心,血小板沿管壁附丘流层流动,其长轴与流动方向平行,同时周期性旋转,共黏附、聚集受以下因素影响:

  3.1  流体动力学  它包括血流速、切变率、血小板弥散系数及血管几何形态等的作用。要看流体力学对血小板的作用,多在Baarogertner灌注小室中进行,少部分在活体中观察。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血栓形成的速度与血流速度呈正相关,但流速超过一定限度,血栓形成反而减慢,在高速流条件下,血小板互相接触时间太短不易聚集,高流速还可使血小板聚集体发生分裂而解聚。血小板在血管中流动时,靠管壁处最慢,靠轴心处流速最快,轴心与管壁形成流速梯度;血小板在流动时,受切应力的作用被激活,先出现外形改变,伸出伪足,较原来扩大3倍,随力学碰撞频率加大3倍,即释放出活性物质,促使血小板聚集,溶解破坏,产生瀑布式的激活凝血过程。血小板弥散系数对沉壁流动的血小板影响,取决于红细胞的浓度和切变率,全血的血小板弥散系数较血浆大100倍。在血管的弯曲、分叉、狭窄、静脉瓣等处的血管几何形状特殊r易形成血栓。因为,该部位切变率较主流部分低,血小板浓度较主流部分高,血小板易在该部位产生涡流,且在涡流中滞留时间长,易沉积、黏附、凝聚,在动脉硬化时更易使血小板聚集。

  3.2  血液成分  主要为红细胞,它可促使血小板向壁输送的速度与频率加快:红细胞也可释放抑制血小板二磷酸酶(ADP)及促凝性磷脂。

  3.3  正常血管壁内皮细胞具有强大的抗血栓作用  血管壁内皮表面存在着大量负电荷的硫酸乙酰肝素,内皮细胞本身能合成和释放PGI2,提供蛋白C激活的血栓调节素分泌纤溶酶原活化素,以破坏ADP、5-HT、凝血酶等。当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脱落,暴露出内皮下组织,引起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反应。

  3.4  血小板的反应性聚集性增强  血小板膜糖蛋白Ⅰ及Ⅷ因子,参与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原增高,Ca2+增高、吸烟等均可使血小板聚集性增强。

  3.5  凝血过程改变  口服避孕药,高脂血症V、Ⅷ、Ⅻ因子功能亢进等,均可改变凝血过程为高凝状态。

  3.6  抗凝血活性降低  随老人年龄增长,血浆中抗凝血酶Ⅲ减少而a2抗纤溶酶增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蛋白C不足、先天性高胱氨酸尿症、蛋白S缺乏、肝素辅助因子重减少、纤维连接蛋白增高均可呈高凝状态。

  4  治疗

  4.1  抑制血小板AA代谢的药物  对诱导血小板生成血栓素A2(TXA2)有阻滞作用。(1)磷脂酶抑制剂,如阿地乎;(2)环氧酶抑制剂,包括阿司匹林、苯磺唑酮、消炎痛、保泰松、甲氯灭酸等;(3)TXA2合成酶抑制剂,如苯酸咪唑;(4)TXA2拮抗剂,如蒎血栓素A2。

  4.2  增加血小板内环磷酸苷(cAMP)的药物  由于血小板聚集受cAMP的调节,在cAMP增高时血小板聚集受抑,通过兴奋腺苷酸环化酶(AC)活性,可给潘生丁,减少cAMP的降解。

  4.3  抑制血小板膜受体的激活剂  (1)肝素,以增强抗凝血酶Ⅲ(ATⅢ),抑制凝血酶,(2)大分子化合物,如低分子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3)腺苷类为ADP受体拮抗剂,如吩噻嗪、安妥明,(4)胶原受体抑制剂,如高浓度PNG,不只抑制胶原,还可复被子血小板表面阻止聚集,(5)5-羟色胺受体抑制剂,如二吡达奠、山莨菪碱(654-2)、酚苄明、亚磺吡仲,(6)肾上腺素受体抑制剂,如心得安、酚妥拉明。

  4.4  具有抗血小板作用的其他药物  前列腺素E1、降糖灵、尿激酶、链激酶、藻酸双脂钠等。

  4.5  中草药成分  川芎嗪、阿魏酸钠、丹参素、原儿茶醛、青心酮、 a-儿茶精等。

  作者单位: 435000 湖北黄石,黄石理工学院医学院

   (编辑:小  南)

作者: 李毅,刘壮志 2006-8-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