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年第3卷第23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98例临床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累及神经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2000年6月~2005年5月笔者利用苋蓝七厘散结合西医综合治疗观察此病98例,收到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治疗98例,男62例,女36例。...

点击显示 收起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累及神经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发病时患部常有带状皮肤刺痛,在刺痛的同时或稍后患处发生带片状的红斑,继而出现成簇的丘疱疹,很快成为从绿豆到黄豆大小的水疱,排列成带状。2000年6月~2005年5月笔者利用苋蓝七厘散结合西医综合治疗观察此病98例,收到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治疗98例,男62例,女36例;年龄最大61岁,最小19岁,平均27岁。病程1~8天。头面三叉神经区32例,颈部8例,上肢13例,胸部27例,腰骶部10例,会阴部2例,臀部6例。

  1.2  临床表现  局部皮肤出现不规则片状红斑及灼热感,并迅速形成群集性丘疹和小水疱,水疱呈带状排列,伴有持续性、针刺样、电击样阵发性神经痛,少数病例伴发热、奇痒等临床症状。

  1.3  苋蓝七厘散的应用

  1.3.1  处方  马齿苋60g,板蓝根30g,血竭30g,红花12g,乳香12g,没药12g,朱砂9g,儿茶9g,麝香0.5g,冰片0.3g。

  1.3.2  用法与禁忌  将诸药研成细末,以酒调敷于病灶处。每日1次。孕妇忌用。

  1.3.3  苋蓝七厘散功用  清热解毒,活血散瘀、行气止痛。

  1.4  西医治疗  发病早期给予阿昔洛韦5mg/kg静滴,每5~8h/次,或口服每次200mg每3h/次,每日5次;利巴韦林400mg/次,每日3次口服;维生素9片/d,口服;维生素B1 90mg/d,口服;维生素C 0.9g/d。口服;维生素B6 60mg/d,口服;泼尼松龙30mg/d,口服,连用5天后逐渐减量至停药。

  1.5  结果  本组病例经5~18天,平均8天治疗后,痊愈95例,出现后遗疼痛症状2例。6个月后复发1例。

  2  讨论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神经皮肤感染,原发感染为水痘,继发感染为带状疱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袭机体后经血行播散,部分为隐性感染,感染后病毒沿皮肤—神经进入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潜伏,当宿主免疫功能降低时病毒活化,按神经节段性分布,形成带状疱疹[1]。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细胞下降,CD4+/CD8+值稍下降、SⅡ-2R升高,辅助T细胞和抑制T细胞比值下降,使细胞免疫反应受到抑制而发病[2]。除抗病毒、抗过敏、抗毒及营养神经对症治疗外,外敷中药起到一定积极治疗作用。

  祖国医学认为:此病多由肝气郁结,久而化火妄动和脾经湿热内敷,又兼感毒邪,以致湿热火毒蕴积肌肤而成,年老体弱者,常因血虚肝旺,湿热毒盛,气血凝滞,以致疼痛剧烈。七厘散中加入马齿苋、板蓝根,使原方中君、臣、佐、使予以改动,动用也变为以清热解毒为主,活血散瘀,行气止痛为辅;这里的瘀是指肝气郁结或外邪入侵,以致气机不畅所致的瘀血证候,方中马齿苋、板蓝根均为寒性、善清热解毒为君药,血竭可活血散瘀止痛,红花活血散瘀,乳香、没药祛瘀、行气、止痛,四药共为臣药,朱砂清热解毒,儿茶性凉可清热凉血,麝香、冰片为辛香走串之品,可活血通络、散瘀止痛,此四药为本方的佐助药,配合君臣以加强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金跃,叶芳.临床急诊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065-1086.

  2  曾卫玲.带状疱疹患者外用血T细胞亚群观察.云南医药,2000,21(2):97.

  作者单位: 361002 福建厦门,南京军区鼓浪屿疗养院

  (编辑:宋  青)

作者: 左惠荣于海英 2006-8-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