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第4卷第1期

囊虫所致脑内小脓肿的病理检诊体会(附65例切片标本的病理诊断)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1985~2005年我们共收到脑外科手术切除标本2164例,其中非肿瘤性标本152例,占7。在这些非肿瘤标本中有73例诊断为脑内小脓肿,占48。而已明确诊断为猪囊尾蚴病者23例,占脑内小脓肿的31。另有诊断为脑内小脓肿但并不具明显脓肿性质者50例,占脑内小脓肿的68。...

点击显示 收起

  1985~2005年我们共收到脑外科手术切除标本2164例,其中非肿瘤性标本152例,占7.02%。在这些非肿瘤标本中有73例诊断为脑内小脓肿,占48.03%,其中每例都有较典型的囊虫体结构特征。而已明确诊断为猪囊尾蚴病者23例,占脑内小脓肿的31.51%;另有诊断为脑内小脓肿但并不具明显脓肿性质者50例,占脑内小脓肿的68.49%。在参阅了焦炳忠等的《52例囊虫性脑小脓肿的病理观察》等文章后,又反复观察这50例脑内小脓肿切片标本又在上述50例切片标本中查见囊尾蚴的固有结构或特征性成分42例,其中检出有石灰小体者13例,检出率为26.00%;吸盘5例,检出率为10.00%;虫体其他部位残骸24例,检出率为48.00%。以上检出具有石灰小体、头节、吸盘与钩等残缺结构而又重新确诊为猪囊尾蚴病者共42例,占50例的84.00%。

  本组病例共检出囊虫性脑内小脓肿65例,占脑外科手术切除的所有病理标本的3.00%,占152例非肿瘤性病理标本的42.76%。

  石灰小体为圆形、椭圆形或扁如铁饼侧面,染色深浅各异,散在或群集成堆。吸盘多已不完整,钩淡粉染折光;虫体的其他部位大都呈不同程度的变性或已坏死。坏死类型属凝固性坏死,新鲜的坏死常尚保留虫体原有结构的轮廓及某些结构特征,但无蓝染的细胞核。在坏死成分的周围散在或密布大量脓球或多形核白细胞,与之邻近的虫体成分渐趋液化或消失。这些成分恒位于囊肿壁的内缘或囊腔内,只有当囊肿壁塌陷时石灰小体或虫体成分可陷入囊壁之中。

  囊壁结构的下述特征对明确由囊虫引起的脓肿有帮助:(1)囊肿腔内积存大量脓球或多形核白细胞,但囊肿壁内却以慢性炎细胞浸润为主,如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等;(2)囊肿壁内层乃至中层多出现坏死性变化,坏死为环周性;(3)在脑组织与囊肿壁之间常形成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细胞反应带。对这些标本重新切片,做连续或间接连续切片,尚可见虫体的固有成分,从而确诊为囊虫性脑小脓肿。
因此对标本做多层次取材,可多做切片,以有助于明确病因。

  (致谢:承蒙河北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焦炳忠教授指导,特此致谢!)

  (编辑:李建伟)

  作者单位: 050051 河北石家庄,河北省人民医院

        050800 河北正定,北京军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256临床

 

作者: 胡爱祥,崔丽华,易小兵,孙芳印 2006-8-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