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第4卷第6期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胺碘酮是一种广谱抗快速心律失常药物,它具有广泛、多种而独特电生理效应和药理作用,有报道用本药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取得良好效果。我院2000年3月~2004年8月对12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在应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时,采用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1研究对象12例均为快速性心律失常,男9例,女3例......

点击显示 收起

  胺碘酮是一种广谱抗快速心律失常药物,它具有广泛、多种而独特电生理效应和药理作用,有报道用本药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取得良好效果。我院2000年3月~2004年8月对12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在应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时,采用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例均为快速性心律失常,男9例,女3例,年龄58~66岁。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AMI)并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4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1例(200次/min);扩张型心肌病并多源多形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1例;冠心病、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1例(心房扑动室率170次/min)。入院时12例患者化验K+、Na+、Cl-均正常,入院后经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心律平治疗无效,其中1例AMI并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AVB)、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入院后安装临时起搏器,4例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时间>30s,有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有除颤史。

  1.2  方法  胺碘酮静脉注射首剂150mg加生理盐水20ml 10~15min内缓慢静注,每分钟6~30μg/kg维持静脉滴注1~4天,同时加用口服胺碘酮600mg/d,在第一个24h静脉胺碘酮总量582~2270mg(平均用量1291mg),此后根据病情静脉用药逐渐减量至停用,口服胺碘酮600mg/d服用1周后减量为400mg/d,2周后病情稳定胺碘酮可减量至200~300mg/d维持。

  2  结果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后,12例快速心律失常均被有效控制,其中8例在静脉注射胺碘酮2h内室性心动过速,3例在24h末快速心律失常得到控制,1例在72h心律失常得到控制。2例在静脉注射胺碘酮20min末出现低血压,经加用血管活性药物1h内血压恢复。

  本组病例在静脉用药前后,QTC无明显变化,无因胺碘酮导致成加重心功能不全,未出现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及AVB。1例AMI,二度Ⅰ型AVB,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在安置临时其搏器后加用胺碘酮注射,室性心动过速控制但未加重AVB。12例出院随诊3~12个月未发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口服胺碘酮吸收缓慢且不完全,生物利用度仅35%~65%,一次口服用药后3~7h(平均6h),方可达到血药浓度的高峰。为了缩短控制快速心律失常的时间,采用静脉负荷量静注后,持续静脉滴注,持续一定的血药浓度防止复发。同时因口服胺碘酮半衰期长,起效时间亦长,口服与静脉并用可缩短起效时间。本文12例在24~72h内快速心律失常均得到有效控制。

  本文12例中有2例在静脉注射后出现的低血压(17%)可能与静脉速度快引起周围血管扩张有关,鉴于胺碘酮某些副反应与药物剂量有关,建议静脉速度>10min,并从小剂量开始。静脉用药可先予3~5mg/kg缓慢静脉注射,同时监测血压,继以每分钟6~30μg/kg维持静脉滴注,同时加用口服胺碘酮600mg/d,以后依病情逐渐减量。该用药方法安全有效,最佳负荷量及维持量的依据心律失常的类型及患者的病理生理情况而异,临床中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时可考虑此药。

  作者单位: 118200 辽宁宽甸,宽甸县中心医院内二科

  (编辑:丁  薇)

作者: 杨福娥邹吉丽 2006-8-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