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第4卷第8期

治疗慢性鼻窦炎效方取渊汤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本方为陈远公治疗鼻渊的效方,鼻渊亦名脑漏、脑渗、脑崩、控脑砂、脑砂是指鼻窍时流浊涕,经年累月不止,如流泉水,甚则涕出腥臭的一种疾病。现代医学的鼻窦炎及某些鼻炎其临床表现与鼻渊相似,可按鼻渊辨证施治。近年来,笔者用取渊汤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显著,颇感得心应手,特举验案如下。鼻塞不通反复发作3年,常流......

点击显示 收起

  取渊汤来源于陈士铎的《辨证录》,陈氏制方多奇特,学术上亦多独创新见,且其疗效确如其所论。取渊汤原方组成为:辛夷6g,当归9g,山栀9g,柴胡3g,贝母3g,元参30g;凌云鹏先生所著《临诊一得录》认为:其方解从胆移热于脑的论点出发,辛夷入胆,引当归以补脑之气血,引元参以解脑之虚火,加柴胡疏胆之郁结,则胆不来助火,自受气之益也,不止鼻之涕者,清脑中之火,益脑中之气,正所以止之也。本方为陈远公治疗鼻渊的效方,鼻渊亦名脑漏、脑渗、脑崩、控脑砂、脑砂是指鼻窍时流浊涕,经年累月不止,如流泉水,甚则涕出腥臭的一种疾病。常伴头额胀痛、鼻塞不利、香臭难辨等症状,多因六淫外袭,胆热上犯,脾经湿热,正气亏虚,抵抗力下降,造成鼻塞窦道不通畅所致。现代医学的鼻窦炎及某些鼻炎临床表现与鼻渊相似,可按鼻渊辨证施治。近年来,笔者用取渊汤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显著,颇感得心应手,特举验案如下。

  1  典型病例

  例1,患者,男,46岁,教师。鼻流浊涕,色黄腥臭,已历5年之久。近2年来嗅觉减退,香臭不辨,头脑时觉胀痛。在外院五官科检查诊断为额窦炎。于2005年3月5日来我院就诊,自述近1周来头晕耳鸣,鼻塞不通,前额胀痛剧烈,口干口苦,舌苔黄腻、脉弦数。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12.3×109/L,N 0.74×109/L,L 1.2×109/L,胸透双肺(-)。头颅CT检查提示额窦黏膜增厚,呈与窦壁平行的软组织影,符合额窦炎诊断。辨证属脑火上干,予以清胆泄火、通窍为法,方用取渊汤加减:柴胡6g,当归9g,焦栀9g,辛夷6g,浙贝母9g,元参30g,藿香6g,钩藤12g。内服6剂,服后鼻塞已通,流涕减少而无腥臭味,头痛眩晕均减,耳鸣症状消失,原方续服6剂,后随访再未复发。

  例2,患者,女,35岁,农民。鼻塞不通反复发作3年,常流浊涕,嗅觉减退,时轻时重,并伴有上颌牙痛,发作时经常口服抗生素(阿莫西林胶囊、螺旋霉素片、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片等),外用滴鼻净,疗效不佳,近因感冒后头部胀痛、鼻塞不通,流涕如脓,有臭味,于1个月前在外院诊断为上颌窦炎,给予下鼻道穿刺灌洗法治疗,症状缓解。于2005年10月21日病情复发,来我院就诊,鼻塞、头胀痛剧烈、烦躁不安、牙痛、舌苔薄黄、脉弦细数。实验室检查:血象WBC 11×109/L,N 0.72×109/L,L 1.8×109/L,胸透双肺纹理略粗,肝功正常;CT检查示窦腔积液,表现为窦腔内液体密度或信号影并可见液气平。辨证属热壅肺窍、胆热上犯,予以取渊汤化裁:柴胡7g,当归10g,焦山栀9g,辛夷6g,浙贝母9g,元参30g,丝瓜络9g,银花藤30g,全蝎3g,天麻6g。内服5剂,上述症状显著减轻,守方续服10剂,症状消失,舌淡苔薄,脉细,为兼有正气亏虚之象,原方去辛夷加太子参20g,续服15剂后症状消退,血象正常,CT复查窦腔积液消失,随访未复发。

  2  临床体会

  鼻渊、慢性鼻窦炎的辨证要点首当分清虚实。一般暴起、初病、体质壮实者多属实证;久病、体弱、病情缠绵、时有轻重者多虚中夹实,纯虚者少。实证应分清风、湿、热的偏重;虚证要注意气虚、阴虚、阳虚的不同;同时还须辨别与肺、胆、脾(胃)、肾(包括脑)的关系。鼻渊、鼻窦炎以热证为多,病久可以伤气。多与肺相关。其治疗原则初起属实者,自以祛邪为要;久病正虚,应注意扶正达邪。祛邪之法,不外疏风、清热、除湿。三法亦多配合使用,但应分别主次。疏风法主用于有表证者,一般以风热相兼者为多。除湿多取芳香化湿法。而清热一法,应用尤广,因邪热上犯清道,为本病的基本病机,同时还当注意解毒排脓。而取渊汤正是从胆移热于脑,清胆开窍,以清为主,独辟治疗鼻渊、鼻窦炎之蹊径。从现有临床报道来看,治疗鼻渊、慢性鼻窦炎的方药不论内服、外用偏于辛散、清肺火,散寒邪,除积热,升清阳,临床应用有效,笔者应用取渊汤治疗鼻渊、鼻窦炎数例,获效甚捷。通过临床实践体会到:取渊汤其组方之精妙,在于清肺脑之邪热,宣畅气机,而使鼻塞涕浊之症显著减轻,方中辛夷入肺胃气分,助清阳上行通于头脑,其性走窜,为本方引药,引领诸药直达肺脑而发挥其作用;其引当归以使头脑之气血各有所归,栀子清心泻肺,贝母泄降以宣肃肺气,柴胡升举宣发,振清阳之气,驱邪达表,元参清胸膈心肺之热邪,疗风热泄肝阳,药性平和,且其组方剂量配伍主次分明,实为治疗鼻渊、慢性鼻窦炎的效方;元参为方中主药,其泄降下行,能清风热之邪,能制君相浮游之火,寒而不峻,润而不腻,故不论病之新久虚实,用以清热,最为适合;取渊汤首创者陈士铎《辨证录》认为其能解脑中之火,临床观察鼻塞、头痛、浊涕症状消失快,与重用元参有重要关系,辛夷为方中引药,易耗气伤津,不宜久服,用量宜轻。综上所述,该方以鼻脑相通,胆移热于脑立论,以清胆通窍立法,治疗鼻渊、慢性鼻窦炎疗效确切,取效迅捷,值得临床同道借鉴应用。

  作者单位: 748100 甘肃陇西,陇西县中医医院

  (编辑:陆  淼)

作者: 李政 2006-8-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