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第4卷第9期

高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当今时代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在医疗活动中,需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将逐渐增多,但由于老年人的脏器功能生理性衰退,并常合并慢性疾病,再加上营养不良、血容量不足等不利因素,对麻醉和手术耐受力降低,危险性增大。所以应如何做好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使他们安全渡过手术关,已成为现代临床护理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点击显示 收起

    当今时代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在医疗活动中,需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将逐渐增多,但由于老年人的脏器功能生理性衰退,并常合并慢性疾病,再加上营养不良、血容量不足等不利因素,对麻醉和手术耐受力降低,危险性增大。所以应如何做好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使他们安全渡过手术关,已成为现代临床护理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近1年来我科共收治了187例高龄手术患者,经护士配合、观察与护理,均顺利完成手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87例手术患者,年龄60~103岁,平均73岁。其中骨科手术65例,普通外科手术32例,心胸外科手术23例,泌尿外科手术20例,妇科手术19例,整形外科手术11例,五官科手术9例,神经外科手术8例。在本组资料中,有97例合并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疾病,其中心血管系统疾病患病率最高,其次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糖尿病等。

    2  手术护理

    2.1  术前准备  对于择期手术者,应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检查三大常规及心、肺、肝、肾功能是否完善,了解老年人主要脏器功能的储备情况,充分考虑到潜在的各种疾患,及早发现,予以纠正。对于老年人的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血容量不足、贫血等,术前尽可能予以纠正。如对于急诊手术,手术不允许延迟时,应在内科医生的协助下,共同维持病人的主要脏器功能,确保手术安全。

    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患者时,应主动介绍手术室环境、麻醉及手术过程、可能有的不良感觉、需要做的配合及术前患者应做的准备和注意事项等,使其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解除心理负担,并请家属配合。术前酌情给予镇静剂,让老年人精神放松、情绪稳定、血压相对稳定,有利于手术进行。

    2.2  手术室准备  手术室护士应熟悉手术步骤及特殊物品的设备,备好急救物品及药品。应保持净化手术间的温度在22℃~26℃之间,相对湿度在50%~60%。因麻醉状态下的高龄患者,对外界湿热度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加上术中创伤刺激,易诱发心律失常及呼吸道并发症。

    2.3  术中护理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应热情接待、全身心地护理,使其有安全感和信赖感,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安置好患者后给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再协助施行麻醉,原因是老年患者术前禁食、禁水,容易引起低血糖及体液减少。由于老年患者血管硬化,脆性高,为保证输液通畅,采用静脉留置针注射并尽量一次性穿刺成功。随时观察输液防止渗漏,并调节好输液速度,一般控制在50~60滴/min,或根据病情变化调节,防止输液过快引起心衰及急性肺水肿。

    巡回护士协助麻醉时应注意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因为通常有些患者直立变化时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实施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时协助患者摆好体位,让病人感觉舒适,又有利于医生穿刺,减少患者痛苦,缩短穿刺时间。实施全麻时,应检查老年患者牙齿有无松动和残缺,气管插管时防止损伤及脱落。麻醉起效后,巡回护士协助手术医生按要求摆好各种手术体位,防止皮肤及神经、肌肉损伤,因麻醉后患者知觉减退或丧失,肌肉松弛,保护性反射消失,如果体位摆放不当,可能导致呼吸和循环等生理功能紊乱。

    器械护士应根据手术部位和方式,准备好器械、敷料及所需特殊物品,并做到对手术方式和步骤心中有数,手术中迅速、准确传递器械,保持台上物品干燥,无血迹,督促台上人员无菌操作。巡回护士检查电刀是否在工作状态,中心负压吸引是否通畅,调节好手术灯,备好所需物品。

    巡回护士应配合麻醉医生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尿量的变化,预防术中并发症。老年人呼吸贮备减少,肺活量下降,咳嗽反射减弱,术中应常规氧气吸入,勤做气管内吸引,防呕吐,保持呼吸道通畅。合并冠心病的老年患者要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及量,维持出入量平衡,高血压患者血压维持不低于基础血压的30%为宜。如出血量>400ml,须及时给予不同程度的补血和补液,以维持有效的心排量。中、大手术老年患者常规留置导尿,以便更准确观察和测量尿量,如发现术中尿少,应及时通知麻醉医生,分析原因,以便合理使用药物,保护肾功,防止术后肾功能衰竭。由于老年患者体质较差,麻醉平面出现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易出现低血压;术中探查腹腔时,常会引起迷走神经反射,使血压下降、心脏骤停等。如出现上述情况,巡回护士应积极配合麻醉医生观察病情,备好麻黄素、阿托品等药物,同时保持呼吸道及各种管道通畅。血压高时应按医嘱给以处理。巡回护士术中还可与局麻、硬膜外等麻醉后的清醒患者简短交谈,以分散其注意力,随时给患者以安慰和关怀,使患者精神松弛,情绪稳定,使手术顺利完成。

    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应共同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器械、物品的清点,确保手术的安全,杜绝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由于老年人的免疫力减退,对防御病原体侵袭的功能下降,再加上手术本身的创伤影响。因此,在手术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确保各种物品的清洁、无菌,如疑有污染应立即更换。

    2.4  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前,适当把室内温度升高,术毕,协助医生包扎伤口,并保持引流管通畅。由于老年人抵抗力低及呼吸系统的生理变化,要特别注意病人的保暖,以防受凉,这是预防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之一。术中切下的标本要妥善保管、处理,然后送病理室或检验科。待患者清醒后,监测呼吸、血压平稳后,可告知患者手术结束,与麻醉医生及手术者一齐护送患者回病房。并与病房护士详细交接病人的病情、手术及麻醉情况。

    3  讨论

    近年来,高龄手术患者的比例呈增加趋势,随着手术适应证范围的扩大,使高龄患者许多过去难以手术治疗的疾病通过手术得到了治愈。针对高龄手术患者存在的不利因素,要求手术室护士应具备高度责任感及良好的业务素质,严格按照护理程序工作;掌握病人的心理、生理、病理特点,充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其焦虑、恐惧;掌握手术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护理观察及注意事项;掌握各种仪器的管理和使用,备好急救药品、物品。近一年来,我们重视了围手术期护理,采取“以病人为中心”,系统有计划地实施身心护理,医护密切配合,制定了严密的计划,妥善处理术中意外,使所有高龄患者均顺利地渡过了手术关。

    作者单位: 361003 福建厦门,解放军第174医院手术室

  (编辑:魏  冉)

作者: 杨丽萍,王 楠 2006-8-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