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第4卷第12期

不同离心方法血液离心血袋破损率的比较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随着悬浮红细胞在临床需求量的逐年增长,全血的分离率也呈上升趋势,但在悬浮红细胞制备过程中,经常出现全血离心后血袋变形甚至破损现象。为了确保血液安全,减少血液的浪费,对我站15564袋400ml全血以不同离心方法和摆放位置离心制备悬浮红细胞其破损率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1材料对2005年8月1日~2006年1月30日......

点击显示 收起

   随着悬浮红细胞在临床需求量的逐年增长,全血的分离率也呈上升趋势,但在悬浮红细胞制备过程中,经常出现全血离心后血袋变形甚至破损现象。为了确保血液安全,减少血液的浪费,对我站15564袋400ml全血以不同离心方法和摆放位置离心制备悬浮红细胞其破损率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对2005年8月1日~2006年1月30日采集的15564袋400ml三联袋全血进行研究,三联袋由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出品,使用himac CR7型日立大容量冷冻离心机,离心杯为椭圆形,最大容量为6000ml,配平使用上海医用激光仪器厂生产的天平。

    1.2  方法  将15564袋400ml三联袋全血分成三组进行实验,只改变离心力和三联袋全血位置,离心温度、离心时间相同(4℃,7min)。第一组:离心力为3630×g,两袋全血置于离心杯中间,转移袋和保养液袋贴杯壁。第二组:离心力为2920×g,两袋全血在离心杯中间,转移袋和保养液袋贴杯壁。第三组:离心力为2920×g,两袋全血分别贴杯壁,转移袋和保养液袋在离心杯中间。

    1.3  统计学方法  不同实验组全血血袋破损率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分离制备的悬浮红细胞质量经质量管理部门抽检符合GB相关规定。

    2.1  第一实验组与第二实验组血袋破损率比较  第一实验组与第二实验组三联袋全血位置相同,只改变离心力,第一组血袋破损率为4.4‰,第二组血袋破损率为0.09‰,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2.2  第二实验组与第三实验组血袋破损率比较  第二实验组与第三实验组离心力相同,全血血袋位置不同,第三组血袋破损率为0,低于第二组(P<0.05)。详见表1。表1  不同离心方法血袋破损率比较  注:与第一组比较,*P<0.01;与第二组比较,**P<0.05

    3  讨论

    在悬浮红细胞制备过程中,离心时破袋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如何减少离心时血袋破损,是一直受关注的问题。第一实验组和第二实验组的结果表明,离心力越大全血血袋破损率越高,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这是因为血袋在离心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离心力,离心力越大对厚度约0.4mm左右塑料片材制成的血袋所造成的扩张力就越大,若这种扩张力超过其血袋本身所能承受的,血袋破损的可能性就越大。

    第二实验组和第三实验组离心力相同但是转移袋、保养液袋在离心杯中的位置不同,结果表明在相同离心力的作用下将转移袋和保养液袋摆放在血液中间可以降低离心时血袋破损率。这是因为血袋在离心杯中间、转移袋和保养液袋紧贴离心杯壁摆放,离心时全血血袋与离心杯之间存在空腔,离心时产生的剪切力由血袋壁承受,超过血袋薄片的承受力,导致血袋局部变形(疣状突出)甚至破损;第三组将转移袋和保养液袋置于离心杯中间,两袋全血血袋分别贴离心杯壁摆放,血袋与离心杯壁完全接触并成为一体,离心时剪切力转移到离心杯壁,减少了作用在血袋壁的力量,因而血袋不易破损[1]。

    本文讨论结果表明,离心时血袋的破损与离心力的大小、血袋在离心杯中的位置密切相关。此外,血袋的离心破损率与血袋材质、工艺制作水平、离心机工作时电压的变动以及机器本身磨损程度等因素有关[2]。

    总之,在保证血液成分质量的前提下,通过降低离心力大小和全血血袋摆放位置,达到降低血袋破损率,减少血液资源浪费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韩军峰.一次捐献双袋血小板的献血者的安全性探讨.临床输血与检验,2005,7(4):295.

    2  李健民.不同离心方式血液离心效果的调查.中国输血杂志,2002,15(3):208.

    作者单位: 266071 山东青岛,青岛市中心血站

  (编辑:丁  薇)

作者: 刘棋,丛培芳,胡 勃 2006-8-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