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第4卷第15期

钙拮抗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不良反应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钙拮抗剂具有抑制Ca2+内流的作用,改变心肌,平滑肌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松弛血管平滑肌,减轻后负荷,降低血压。自20世纪70年代钙拮抗剂作为血管扩张药物应用以来,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和冠心病治疗。临床应用钙拮抗剂一般治疗量,患者常能耐受。1外周水肿见于各类钙拮抗剂,以二氢吡啶类发生率最高。...

点击显示 收起

  钙拮抗剂具有抑制Ca2+内流的作用,改变心肌,平滑肌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松弛血管平滑肌,减轻后负荷,降低血压。自20世纪70年代钙拮抗剂作为血管扩张药物应用以来,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冠心病治疗。临床应用钙拮抗剂一般治疗量,患者常能耐受。其常见不良反应有外周水肿、便秘、头晕、面部潮红、头痛、皮疹及心悸等。

    1  不良反应的概述

    1.1  外周水肿  见于各类钙拮抗剂,以二氢吡啶类发生率最高。常见于踝部,但亦可发生于手部。常静坐工作的病人容易发生外周水肿,晚间尤为明显。外周水肿与钙拮抗剂扩张血管作用有关。血管扩张致使组织毛细血管压力增高,从而加速血管内液体滤出、组织间液增加,导致外周水肿。

    1.2  便秘  常见于苯烷胺类钙拮抗剂如维拉帕米、甲氧维拉帕米,亦可见于硫氮酮。其发生程度与所用剂量成正相关,剂量越大,发生程度亦重。在连续长期使用过程可逐渐减轻。

    1.3  头痛与面部红肿  亦与血管扩张有关,一般均可耐受。在长期用药过程中,经血管自动调节机制,可逐渐消失。

    1.4  心动过速或心悸  常见于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系血管扩张所致的反射性心搏加速的临床表现。临床应用较大剂量时易于发生。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能控制该类不良反应。另外,大量应用钙拮抗剂,尤其经静脉途径给药时,其固有的负性频率作用,负性传导作用及负性肌力作用可引起心率减慢、房室传导延缓。血管外周阻力的过度降低还可导致低血压反应。

    2  治疗

    2.1  心力衰竭  钙拮抗剂能扩张全身阻力血管,减轻后负荷,阻滞Ca2+内流入心肌细胞,减少细胞内钙负荷过重,保护已处于缺血状态的心肌。从该理论出发,钙拮抗剂在心力衰竭中治疗应是安全有效的。但做随机、双盲、交叉的前瞻性研究,比较单用硝苯吡啶或与二硝酸异山梨醇酯(ISDN)合用或单用ISDN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提示用ISDN治疗相对稳定的心衰患者加用硝苯吡啶后心衰明显加重,38%病例需增加利尿剂量,32%病例因心衰加重提前中止研究。Packer等研究硝苯吡啶20 mg对左心功能不全的血流动力学效应,结果有55.2%(16例)血流动力学恶化,左右心室每搏指数下降,平均右心房压升高,1年生存率仅为23%,而心衰未恶化的13例1年生存率为67%(P<0.05),提示硝苯吡啶加重病人心衰程度。

    2.2  心绞痛  钙拮抗剂能抑制心肌兴奋时Ca2+内流,降低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肌对缺血的耐受性,并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动脉血压,减轻心脏后负荷,广泛用于抗心绞痛。但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钙拮抗剂引起的冠脉扩张只对明显由冠脉痉挛所致心绞痛(如变异型心绞痛,非心率相关的隐匿性心绞痛以及过度通气和部分寒冷诱发的心绞痛)特别有效,若用于其他类型心绞痛治疗则无效甚至有害。

    2.3  高血压  钙拮抗剂通过阻滞Ca2+进入平滑肌细胞,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降低外周动脉阻力使血压下降,适用于各型高血压。对不能耐受利尿剂及β受体阻滞剂患者亦有效。短效硝苯吡啶的此类副作用能否推及其他类型钙拮抗剂成长效硝苯吡啶,只有大型、前瞻性研究才能证实,目前尚不能下定论。但它告诫临床医生,仍应将利尿剂和(或)β受体阻滞剂患者,有使用钙拮抗剂/ACEI等其他抗高血压药物指征时,应选择对患者个体最适宜的药物。

    综上所述,目前已有临床提示在心血管疾病中使用短效,第一代钙拮抗剂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的不良影响。因此,应根据病情的个体差异,选择适宜药物,并避免长期使用短效,第一代钙拮抗剂。

   作者单位: 264000 山东烟台,烟台市海港医院

  (编辑:李建伟)

作者: 刘远平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