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第4卷第18期

先天性胆总管狭窄手术8例治疗的探讨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先天性胆总管狭窄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1],本文对8例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我院近5年来,临床诊断胆总管狭窄并经手术证实者共计8例。其中21岁患者曾经先后3次手术治疗。2外科治疗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5例,占全组病例的62。...

点击显示 收起

    先天性胆总管狭窄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1],本文对8例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近5年来,临床诊断胆总管狭窄并经手术证实者共计8例。男6例,女2例,男女之比约为3∶1,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21岁。术前有黄疸或既往有黄疸史者6例,占75.0%。右上腹肿物者1例占12.5%。术前有腹痛,黄疸及右上腹肿物者4例,占50.0%。其中21岁患者曾经先后3次手术治疗。术前经超声或CT检查后全部病例得到正确诊断。

    1.2  外科治疗 

    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5例,占全组病例的62.5%。狭窄十二指肠侧侧吻合2例,占25.0%。狭窄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1例,占12.5%。其中21岁患者第一次手术术式是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第二次因胆总管泥沙样结石梗阻而手术,同时取导尿管一段固定在吻合口上下支撑;第三次因吻合口炎症、梗阻,行胆囊、胆总管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

    1.3  治疗结果 

    21岁患者前2次手术未达到预期目的,其余7例均一次性成功。

    2  讨论

    2.1  胆总管—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式 

    在20世纪60年代盛行一时,手术省时简单,近期效果尚属满意。但随时间的推移,吻合口易发生狭窄,其反流性胆管炎日渐加重,还因囊壁组织存留有发生恶变的可能,相当一部分是在接受内引流手术者,其中以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最多,60%发生在30岁以下,故此术式已被废弃。

    2.2  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 

    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国内是最常施行的一种术式。为保证引流效果,手术吻合口在狭窄的最低处,传统的Roux-Y吻合方法因胆支距吻合口30 cm和胃支距蔡氏韧带15 cm术后可能呈T型或

    C型。又因胆支较长易发生粘连、扭曲、引流不畅,发生反流性胆管炎。为了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笔者在第二次术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缩短胃支及胆支的长度,防止因过短术后吻合口成角梗阻;同时清除胆总管泥沙样结石后取导尿管一段固定在吻合口上下支撑。由于导尿管的长期刺激,患者经常出现胆管炎症、梗阻甚至恶变的可能,本例在术后8个月再次出现梗阻。因此,笔者认为该术式并非理想术式。

    2.3  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 

    为减少反流性胆管炎和残留的囊壁恶变,1996年Saito等首先报道切除胆总管狭窄处—空肠Roux-Y吻合术。1997年Ishida和Kasai先后发展了此种手术,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理所当然的得到推广。在此,需特别指出的是,狭窄切除后,笔者将肝总管开口修剪扩大再行胆总管一空肠端侧Roux-Y吻合术,可有效地防止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对反复发作的胆管炎患者,因炎症刺激,胆管周围粘连较明显,强行切除狭窄可能造成门静脉、肝动脉损伤致大出血,导致严重后果。笔者主张切除内膜,保留中层和外层,同样可以达到防止远期恶变的目的,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术式。

    2.4  胆总管狭窄感染 

    上面已提到,首先应消炎、补液治疗,如能使症状缓解,日后做狭窄切除,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较为理想。但当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应及时行外引流术。此时不应做胆总管肠道吻合术,因狭窄内残余的脓汁流入肠道均可使中毒症状加重,更有甚者发生感染性、中毒性休克。在治疗胆总管狭窄感染时选择外引流术,可收到较好的疗效。至于伴有中毒黄疸或肝硬化的重症患儿,也应做外引流术。借此缓解病情,待好转后再选择其他术式。

    [参考文献]

    1  董倩,金百祥.先天性胆管扩张症与胆道癌变.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5,16:2.

     作者单位: 134300 吉林白山,白山市边防医院

   (编辑:唐  城)

作者: 唐安军,徐 薇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