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年第4卷第21期

以呃逆为唯一症状的脑血管意外1例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呃逆为临床某些如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但是以此为首发且为唯一症状的脑血管意外确实罕见。1病历摘要患者,男,43岁,因频繁呃逆5天入院。患者5天前睡眠时突然出现频繁呃逆。按顽固性呃逆留院观察。...

点击显示 收起

    呃逆为临床某些如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但是以此为首发且为唯一症状的脑血管意外确实罕见。笔者在临床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43岁,因频繁呃逆5天入院。患者5天前睡眠时突然出现频繁呃逆。无头痛、恶心、呕吐及其他不适。在当地卫生所给予中药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无缓解转入我院。体检:神志清楚,言语清晰。心、肺、腹部及神经系统均无阳性体征。按顽固性呃逆留院观察。给予吗丁啉10 mg每日3次,口服。症状无明显缓解。第2天行上消化道造影、胸片、腹部B超、心电图检查及血、尿、粪常规化验。结果无异常。经颅多普勒示:右大脑中动脉供血不足。追问病史,1986年曾有类似症状发作,持续半月余,自服“热白酒”后缓解。1个月前因头痛、头晕来我院门诊行CT检查示:右底节区软化灶。因此,当即再次行头颅CT检查示:左底节区脑出血。于是按脑出血治疗,给予20%甘露醇250 ml静脉点滴,每8 h 1次。脑活素20 ml稀释于5%葡萄糖500 ml,静脉点滴,每日1次。治疗5天后症状缓解,随后仅用脑活素,又治疗一周。行MRI检查示:左底节区出血吸收期,双小脑半球、桥脑、左丘脑、左壳核、右尾状核腔梗灶。左顶叶深部陈旧性腔梗。观察一周症状无再发,予以出院。
   
    2  讨论
   
    呃逆被认为是由“呃逆反射弧”持续紊乱引起的一种膈肌生理性肌阵挛。脑卒中后并发呃逆发生机制与以下两方面有关:一是下丘脑内脏植物神经中枢受累,进而影响呃逆反射弧;二是脑干呃逆中枢受刺激。病因学包括胃和食管的疾病、肠道疾病、胰腺炎、妊娠、膀胱刺激征、肝转移和肝炎、胸部和纵隔的损伤或手术,后凹的肿瘤或梗死也可刺激延髓的呃逆中枢。在神经外科,中枢性原因比较多见,本例患者呃逆的发生主要考虑中枢性原因所致。脑出血、脑梗死为临床常见病,但二者合并发生,以呃逆为唯一症状并且神经系统无任何阳性体征的病例确属不多见。因此值得警惕以免误诊而贻误病情。
   
  作者单位: 072751 河北涿州,涿州市东方地球物理公司二院内科

  (编辑:江  宇)

作者: 程启明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