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7年第5卷第4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角膜炎52例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病毒性角膜炎是眼科常见眼病,也是临床难以确定疗效的眼病。我科2004~2006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获得较满意效果。1一般资料本组52例为我科门诊确诊为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基本完成门诊观察治疗过程。2治疗方法根据中医辨证,分型论治,西医常规治疗。...

点击显示 收起

    病毒性角膜炎是眼科常见眼病,也是临床难以确定疗效的眼病。我科2004~2006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获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2例为我科门诊确诊为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基本完成门诊观察治疗过程。男31例,女21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11岁,平均年龄33岁。以青壮年居多,病程最长45天,最短7天,平均12天。其中上皮层型23例,浅基质层型17例,深基质层型12例。

    1.2  治疗方法  根据中医辨证,分型论治,西医常规治疗。(1)肝经风热型:有畏光,流泪,疼痛,角膜上皮点状浸润,荧光素(+),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宜祛风清热,方用银花30 g,连翘10 g,牛蒡子10 g, 桔梗10 g,当归10 g,防风10 g,羌活10 g,荆芥10 g,薄荷10 g,川芎10 g,甘草6 g。(2)肝胆火炽型:症见患眼混赤、疼痛较重伴头痛或眼眶胀痛、口苦咽干,角膜见树枝状或地图状,荧光素(+),或角膜水肿混浊伴有溃疡、虹膜炎、苔黄、脉弦数。治宜清肝泻火,解毒退翳。方用:龙胆草15 g,黄芩10 g,柴胡10 g,菊花10 g,双花20 g,甘草6 g,石膏20 g,大青叶10 g,大黄6 g,石决明20 g,知母10 g。(3)肝血亏虚型:患眼红赤不甚,疼痛、畏光较轻,干涩不适,视物模糊,迁延日久,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宜补肝肾,养血退翳。方用:川芎10 g,熟地10 g,白芍10 g,当归10 g,元参10 g,石斛10 g,谷精草10 g,木贼10 g,防风6 g,甘草6 g。(4)西医治疗:阿昔洛韦眼水,托百士眼水,合并虹膜炎时阿托品散瞳,病毒唑50 g、庆大2万u结下注射。深基质层可加用激素。全身抗生素、抗病毒、消炎痛、复合维生素B治疗。

    1.3  治疗标准  显效:自觉症状完全消失、溃疡愈合,上皮恢复。好转:自觉症状明显减轻,上皮基本恢复。无效:与以前症状无明显变化或恶化。

    1.4  结果  23例上皮层型显效23例。17例浅基质层型显效12例,好转5例。12例深基质层型显效6例,好转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

    2  讨论

    病毒性角膜炎属祖国医学“云翳”范畴,为一种严重损害视力、易复发和出现并发症的眼科疾病。临床上西医治疗虽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仍有相当多的病例难以医治。故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探索治疗本病。中医是本着整体辨证施治,根据临床表现和体征,将上皮层归为中医肝经风热型,浅基质层型归为肝胆火炽型,深基质层型归为肝血亏虚型,但同一病情还要因人因时而异,需综合辨证、灵活用药,才能有祛邪扶正之功效,加之西医消炎、抗病毒治疗,临床取得显著疗效且未见不良反应。本文4例无效病例,因病情严重且不坚持治疗等原因而放弃。笔者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角膜炎是比较理想的方法,能扬长避短、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及降低复发率。


作者单位:431700 湖北天门,天门市中医院

作者: 梁南进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