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7年第5卷第6期

抽出钢丝+丝线与跟骨缝合治疗跟腱断裂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5岁,均为闭合性损伤,高处坠落伤3例,打篮球时损伤1例,急性损伤3例,陈旧性损伤1例,其中1例合并踝关节后脱位,采用抽出钢丝+丝线与跟骨缝合手术治疗。结论跟腱撕脱后除了钢丝缝合之外,往往很难于跟腱附丽处找到坚强的软组织与跟腱远端加强缝合,跟腱与跟骨的直接缝合使跟腱的修复得到了加强,跟骨上钻孔也为跟腱的附......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跟腱撕脱性损伤的修复方法。方法 2003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4例跟腱撕脱病人,均为男性,年龄26~39岁,平均32.5岁,均为闭合性损伤,高处坠落伤3例,打篮球时损伤1例,急性损伤3例,陈旧性损伤1例,其中1例合并踝关节后脱位,采用抽出钢丝+丝线与跟骨缝合手术治疗。结果 3例6个月随访恢复正常行走,1例术后出现切口异物反应,经局部处理后愈合,但伴有腓肠肌轻度萎缩。结论 跟腱撕脱后除了钢丝缝合之外,往往很难于跟腱附丽处找到坚强的软组织与跟腱远端加强缝合,跟腱与跟骨的直接缝合使跟腱的修复得到了加强,跟骨上钻孔也为跟腱的附着、修复提供了有利条件,进一步加强了跟腱修复的牢固性。

【关键词】  跟腱撕脱 跟腱与跟骨缝合 跟腱修复

  跟腱断裂是一种相对少见的损伤,易漏诊、误诊,治疗时间较长,也比较棘手,往往预后不理想。我院自2003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4例跟腱断裂(均为跟腱附丽处撕脱)病人,采用抽出钢丝+丝线与跟骨缝合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6~39岁,平均32.5岁,均为闭合性损伤,高处坠落伤3例,打篮球时损伤1例,急性损伤3例,陈旧性损伤1例,其中1例合并踝关节后脱位,1例陈旧性损伤为年轻医师漏诊。

    1.2 治疗方法 本组4例跟腱断裂均发生在其跟骨附丽处,而无明显跟骨撕脱性骨折。手术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腰麻,取俯卧位或侧卧位,先在跖屈下于跟腱近端用钢丝作“8”字缝合,钢丝远端两头自跟骨从足底部穿出,予以纽扣固定于皮外,放置抽出钢丝。注意在钢丝入跟骨的进针点尽量靠近跟腱附丽处偏上方,以便下一步丝线缝合。再将跟腱远端与跟骨作3~4针直接缝合。方法:先用合适克氏针在跟骨上钻孔引导,呈一定的角度,以便缝合,再用直针丝线(带针可吸收缝合线)缝合。我院用进口1/0号可吸收线缝合。术后处理:跖屈石膏外固定3周,改中立位再固定3周,抽出钢丝、去除石膏扶拐行走,逐渐负重。

    2 结果

    3例6个月随访恢复正常行走,1例术后出现切口异物反应,经局部处理后愈合,但伴有腓肠肌轻度萎缩。

    3 讨论

    防止漏诊、误诊,患者可能在跖肌腱或其他跖屈肌腱作用下有跖屈动作,但Thompson试验或腓肠肌挤压试验阳性,可看到并摸到肌腱缺损形成的凹陷。所以不要误以为跟腱断裂后就没有跖屈活动。

    在临床实践中,跟腱撕脱后除了钢丝缝合之外,往往很难于跟腱附丽处找到坚强的软组织与跟腱远端加强缝合,跟腱与跟骨的直接缝合使跟腱的修复得到了加强。我院采用1/0号可吸收缝合线缝合,据临床观察,可吸收线半年内几乎不能完全吸收,3个月内强度也无明显变化。另外,跟骨上钻孔也为跟腱的附着、修复提供了有利条件,进一步加强了跟腱修复的牢固性。

 (编辑:杨 熠)


作者单位:444100 湖北当阳,当阳市中医医院骨科

作者: 周炎贵文泰谈鹏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