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7年第5卷第7期

胎膜早破合并早产36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胎膜早破合并早产胎膜早破经常诱发早产,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围产儿病率和病死率相对增高。所以恰当处理胎膜早破合并早产将是减少围产儿死亡的关键。胎膜早破合并早产是指孕满28周而不满37周,胎膜在临产前自然破裂的病例。收集大冶市人民医院2003年1月~2006年1月住院分娩的胎膜早破合并早产36例分析如下。...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胎膜早破合并早产


    胎膜早破经常诱发早产,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围产儿病率和病死率相对增高。所以恰当处理胎膜早破合并早产将是减少围产儿死亡的关键。胎膜早破合并早产是指孕满28周而不满37周,胎膜在临产前自然破裂的病例。收集大冶市人民医院2003年1月~2006年1月住院分娩的胎膜早破合并早产36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6例均为2003年1月~2006年1月在大冶市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胎膜早破合并早产产妇,年龄21~38岁,经产妇10例,余为初产妇。入院孕28~34周10例,孕34~36周18例,孕36~37周8例。

    1.2  保胎治疗情况  确诊入院后,按胎膜早破常规护理,且将病例进行分类,4例破膜后已有正规宫缩,宫口已开大3 cm,早产不可避免。8例≥36周,均未保胎治疗。另外24例给予保胎治疗(口服硫酸舒喘灵4.8 mg,q 8 h和静脉滴注25%硫酸镁每日40~60 ml),并予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同时注意观察体温、白细胞计数、胎心及羊水性状,出现异常随时终止妊娠。于破膜后12 h加用青霉素预防感染。结果保胎时间约为2~26天,21例保胎成功,孕周≥34周估计胎儿存活的可能性大,给予终止妊娠。

    1.3  围产儿的情况  见表1。<34周者围产儿窒息率显著高于≥34周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两组的新生儿窒息率与近足月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周者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明显增加,超过33周围产儿存活率有明显改善。表1  围产儿情况

    2  讨论

    胎膜早破合并早产是临床上处理比较复杂的问题,积极治疗可降低围产儿的病死率。在严密监测体温、心率、血象及胎心的情况下,适当延长孕龄,促胎肺成熟,尽可能延至34周以后分娩,可望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2.1  临床处理

    2.1.1  使用宫缩抑制剂  目的是延迟分娩,特别是<34周的孕妇,如能抑制宫缩达48 h,可使糖皮质激素促使胎肺成熟发挥最大的效能[1],笔者选用的是硫酸镁及肾上腺能受体兴奋剂。

    2.1.2  皮质激素的应用  促胎肺成熟,在不增加感染的基础上,使RDS降低。用法是地塞米松10 ml静脉推注,每天1次,连续3天,停4天后再重复,至34孕周为止。本组资料显示34周后未有RDS出现。

    2.1.3  预防感染  笔者对破膜12 h以上者常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一般选择对胎儿毒性小的抗生素如青霉素或氨苄青霉素,且在保胎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如孕妇体温≥37.8 ℃,无其他原因的孕妇或胎心率增快;白细胞计数≥15×109/L或分类左移,阴道分泌物有异味,子宫有压痛或子宫容易被激惹等均提示宫内感染,需尽快终止妊娠。如破膜后久不临产,又无感染征象存在,则可停用抗生素,进入产程后再用,可明显降低绒毛羊膜炎及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1]。

    2.1.4  保守治疗的时限  PPROM的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是RDS,保守治疗的目的也是力求至胎肺成熟时娩出,从统计资料看,孕34周后的围产儿并发症及病死率都明显降低。所以若无感染征象,尽量保胎至34周,常规B超检查BPD接近或超过8.5 cm,估计胎肺基本成熟,适时终止妊娠,孕36周以上者胎儿基本成熟,处理可同足月胎膜早破者。

    2.1.5  终止妊娠的方式  无产科指征及无感染征象,尽量阴道分娩,宫口开全后为防止颅内出血,可行会阴侧切助娩。合并产科指征者选择剖宫产,强调术前术后加强抗生素应用,若出现感染征象,立即终止妊娠,以剖宫产为宜,最好选择腹膜外剖宫产。

【参考文献】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48.


作者单位:435100 湖北大冶,大冶市人民医院

作者: 柯金萍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