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7年第5卷第8期

影响儿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质量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儿科住院患儿健康教育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以便指导儿科护理人员采取最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对我科近一年的住院患儿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患儿陪护人员的复杂性、家属的年龄、文化程度及住院时间长短、护士自身文化涵养、健康教育时机及方法等问题,直接或间......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儿科住院患儿健康教育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以便指导儿科护理人员采取最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对我科近一年的住院患儿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患儿陪护人员的复杂性、家属的年龄、文化程度及住院时间长短、护士自身文化涵养、健康教育时机及方法等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健康教育效果。结论 提高患儿及陪护认知疾病及保健知识,掌握健康教育方法,应以“因地制宜、有的放矢”的形式开展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最终达到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  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原因;对策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体护理实践中最成功的环节之一。医院健康教育是以医院为基地,以患者及其家属为对象,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达到使患者了解增进健康知识,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和问题,使其行为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1]。我科自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一些因素影响护理健康教育的质量。笔者对我科近一年的552例住院患儿及其家属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使健康教育的开展得到了提高。

    1  对象及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2006年1~12月在我科住院的552例患儿及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352例,女200例。共发放问卷552份,收回有效问卷546分,回收率98.91%。小于1岁的178例,1~3岁的202例,4~12岁的116例,新生儿56例。

    1.2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1)患儿及陪护年龄;(2)陪护文化程度;(3)患儿住院时间;(4)患儿住院期间陪护对该病的用药、预后、发病过程、重点注意事项等方面的情况知道多少?(5)护士施教内容是否满足或适合您的需要?(6)护士选择的教育时机是否得当?(7)语言是否通俗易懂?(8)护士施教的语言有艺术性和吸引力吗?(9)护士教育是否主动?(10)通过教育,您是否学到一些自我护理保健知识?

    1.3  方法  根据儿科临床特点,接受教育者是患儿和陪护构成,我们的教育和问卷调查重点放在陪护方面。患者入院后即由分管护士为患者及家属做入院教育,包括住院环境、病房设施的使用、作息及探视制度及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等;住院后各项特殊检查和治疗等分别由其责任护士进行针对性的相关知识教育;住院期间患者可根据个人情况参加病房组织的健康知识讲座;出院前由责任护士进行出院指导。以上教育过程包括一对一的讲解、示范、发放书面资料和提问讨论等方式。经调查,发现我科的健康教育还存在以下问题。

    2  问题分析

    2.1  患儿及陪护的因素  儿科患者陪护的复杂性,由于儿科患者在思想、语言及行为意识上尚未完全成熟,他们的意愿往往需要其陪护表达,据调查,有72.6%的患儿陪护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及其父母共同担当。责任护士做健康教育时患儿父母或许是知道了,但当陪护换为其爷爷奶奶时,他们就又茫然了。故陪护的复杂性会直接影响到健康教育的效果。

    2.1.1  患儿陪护年龄大、文化程度不高  经调查,一周岁以上的患儿陪护有68%是爷爷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在担当,由于他们年龄偏大,文化程度相对偏低、医学知识贫乏、认识能力差,接受外来信息观念淡薄,主动学习积极性差,因此健康教育效果较差。

    2.1.2  患儿住院时间短  由于患儿住院时间短,接受健康教育内容、次数相对较少;98%的患儿陪护都是非专业医学人士,他们对医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相对较慢。

    2.2  护理人员的因素

    2.2.1  护理观念滞后,缺乏主动性  有26.4%的陪护认为护士健康教育缺乏主动性。是由于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的意义认识不足,观念转变较慢,在履行职责上缺乏主动服务意识,难以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

    2.2.2  健康教育时机及环境选择不当  据调查,25.9%的患儿及陪护认为刚入院时心神不定,顾虑忡忡,是难以安静接受健康教育的。还有环境嘈杂,气氛不和谐也影响健康教育质量。

    2.2.3  方法不当,自身缺乏教育知识技能  有23.8%的陪护认为护士的宣教不能满足其需要。个别护士自身学历较低,知识面局限,采用方法简单,内容范化,对疾病知识、用药指导及药物的作用等掌握不够,针对性及实用性不强,不能满足患儿及家属的需要;工作流于形式,影响了健康教育知识的理解和接受。

    2.2.4  语言缺乏艺术性和吸引力  10.8%的患儿及家属认为护士进行健康教育时似作报告,语言缺乏趣味性与幽默性,不能吸引其专心听讲。5.6%的患者认为护士工作忙时走过场,内容不到位,健康教育流于形势。

    2.2.5  护患沟通不良或障碍  有9.1%的患儿及陪护认为与护士沟通不良。据调查,30%的护士不知道或不完全知道如何根据不同的情绪采用不同的沟通技巧;83.3%的护士沟通方式基本不了解;33.3%的护士认为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不加理睬,对疑虑过重,爱唠叨的患者采取的态度是不加理睬[2]。由此可见,护士的沟通能力与患者的要求不相适应,也影响健康教育质量。

    3  对策

    3.1  对陪护复杂的教育对象,要注意重点陪护  把要进行的健康教育内容向他们介绍清楚,对年纪较大的陪护要抓住时机和方法进行施教。

    3.2  改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  护理人员要真正树立现代护理观,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是健康教育实施的前提。护理管理者要有计划、有系统、分层次进行健康教育,明确其在现代护理中的重要性,而且明确开展健康教育不仅是对患者权利的尊重,也是护士应尽的义务。

    3.3  选择不同形式、不同教育时机、最佳教育时间、适宜的学习环境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有报道显示: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比单纯的口头教育形式效果好;在非治疗护理时间内的教育效果优于护理时间内的教育效果;疾病缓解期的教育效果优于发作期的效果[3]。因此,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要抓住关键:尽量选择患儿疾病缓解的非治理及护理期。要掌握好患儿及陪护的心情,理解他们,知道他们现在最需要什么,等他们心情平静时,为其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采取口头讲、演示、书面教育、图片及幻灯等多种方式对患儿及陪护进行健康教育。

    3.4  灵活运用语言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士与患者谈话,不仅要重视内容,还要讲究技巧。任何时候都要避免“审讯式”的提问,否则会阻断信息的沟通;应在谈话的态度、方式、语言上多下工夫,力争创造和谐融洽的氛围,在相互信任的气氛中激发患者及陪护的交谈欲望,从而了解患者的困难和需求;谈话力求达到准确、富有感染力,让患者感受到护士的真情,愿意对护士倾诉。

    3.5  制定健康教育考核指标,加强监督  由护士长及责任组长组成科室考核小组,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办法来监督健康教育效果,避免工作流于形式。每月考评一次,并予以适当的物质及精神奖励,对好的方法和技巧给予宣传和鼓励,互相交流,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规范、改进和提高。

    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从“普及卫生知识”延伸到“建立健康行为”上来。工作中只有加强质量管理,加强护理队伍自身建设,调动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积极性,深刻理解健康教育的概念和内涵,转变观念、提高人际交流及沟通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健康教育质量,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 蔡德芳,桂鸿斌,李江涛.护理健康教育中潜在的法律责任问题.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200-201.

2 谌永毅,方立珍.护患沟通技巧.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

3 于卫华,李志菊.影响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的多因素分析.实用护理杂志,2002,16(3):53.


作者单位:400080 重庆,重钢总医院

作者: 何小菊,谢晓勤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