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7年第5卷第9期

腹腔穿刺应用要点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腹腔穿刺腹腔穿刺术主要是用于抽取腹水,检查积液的性状,送检常规、细菌培养及病理学检查,以协助明确诊断腹水的病因。或腹腔内给药。或穿刺放液缓解压迫症状。现将腹腔穿刺的应用要点总结如下。...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腹腔穿刺

    腹腔穿刺术主要是用于抽取腹水,检查积液的性状,送检常规、细菌培养及病理学检查,以协助明确诊断腹水的病因;或腹腔内给药;或穿刺放液缓解压迫症状。现将腹腔穿刺的应用要点总结如下。

    1  方法步骤

    (1)术前应准备清洁盘、腹穿包、腹带、无菌手套、试管、培养瓶等。(2)穿刺前须排空尿液,以免穿刺时损伤膀胱,并向患者说明穿刺的目的,消除其紧张心理及取得合作。患者一般采取仰卧位,也可采取半卧位或坐在靠背椅上腹水量少时采用侧卧位。拟大量放腹水时应在背部铺好腹带。(3)穿刺点的选择:应以腹部叩诊浊部位为准:①一般多选用脐-髂前上棘连线的中1/3与外1/3交界处作为穿刺点比较安全,多选左侧,因此处不易损伤腹壁动脉。②脐与耻骨联合连线的中点上方1 cm偏左或偏右1~1.5 cm,宜避开腹白线,此穿刺点无重要脏器且易愈合。③侧卧位穿刺点在脐与侧于床面一侧的腋中线或腋前线交叉处,此部位较安全,常用于诊断穿刺,以确定有无腹腔积液及性质。(4)穿刺部位常规皮肤消毒,带帽子、口罩及无菌手套,铺无菌孔巾,自皮肤至壁层腹膜用1%的普鲁卡因或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术者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用穿刺针沿局麻点垂直刺入,当有落空感即表示进入腹腔。然后用注射器抽吸少许腹水置于无菌试管中,以备送检。如需大量放腹水,在针座处接一无菌橡皮管缓慢引流腹水于容器内,并记录放腹水量或做其他特殊实验室检查。诊断穿刺时,可用10 ml或20 ml注射器安装8号或9号针头直接穿刺抽液。(5)放完液后拔出穿刺针,局部涂以碘酊或酒精,覆盖无菌纱布用手压迫片刻,再用胶布固定。大量放液者需收紧结扎多头腹带。注意放液前后测量记录腹围。

    2  应用要点

    (1)腹腔穿刺前应测血压、心率,做腹部物理检查,发现肝脾肿大或腹部包块者穿刺时务必马上避开,以免造成损伤和出血。(2)有肝性脑病先兆者,疑有巨大卵巢囊肿、包虫病、腹腔内广泛粘连者,一般禁忌放腹水。(3)放液速度不宜过快,如腹压高、流速过快,可用输液夹子控制放液速度。放液量不宜过多,初次放液量一般不宜超过3 000 ml。一次放液量过多可导水、电解质紊乱,血浆蛋白大量丢失,引起严重并发症,如肝硬化者可诱发肝性脑病,或因腹压骤降,可使腹部内脏血管扩张而引起休克。故在放腹水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面色变化,如发生休克、晕厥等应停止放液,并给以相应处理。(4)大量腹水穿刺时,穿刺针刺入皮下后可将皮肤稍做推移再刺入腹腔,使皮肤针道与腹壁、腹膜针孔错开,可防止拔针后腹水外漏。(5)放腹水时若流出不畅,可将穿刺针稍做移动可稍变动体位。(6)术后嘱患者卧床休息数小时,并使穿刺孔位于上方,以免腹水继续漏出。如有漏出可用蝶形胶布或火棉胶粘贴。(7)术后注意观察血压、脉搏、意识状态和腹部体征,如有异常变化应寻找原因并立即处理。

    (编辑:陆  华)


作者单位:134505 吉林抚松,抚松县泉阳镇中心卫生院

作者: 陈祥美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