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8年第6卷第3期

社区高血压三级预防护理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高血压是最常见社区常见慢性病之一,它正在慢慢的吞噬着越来越多人的健康和生命,作好高血压的“三级预防”,并实施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关键词】社区。高血压。护理高血压是指在未服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ge。...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高血压是最常见社区常见慢性病之一,它正在慢慢的吞噬着越来越多人的健康和生命,作好高血压的“三级预防”,并实施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社区;慢性病;高血压;护理


    高血压是指在未服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 mm Hg,舒张压≥90 mm Hg。由于高血压是冠心病、脑卒中等慢性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对人的健康危害极大,故有“沉默的杀手”之称。目前高血压等慢性病已成为我国疾病死亡的主要因素,正在慢慢的吞噬着越来越多人的健康和生命。社区医务人员是高血压等慢性病防治的中坚力量。作为社区护士如能抓住护理特点,做好“三级预防”,并实施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将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有助于降低发病率、减缓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健康生命。有效控制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为此本文谈点护理体会。

    1  护理特点高血压的防治具有长期性、普遍性、综合性、连续性和特殊性等护理特点。高血压是一个慢性的进行过程,它的防治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它具有长期性;高血压已不再是富贵病,近年来发病率呈快速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我院所管辖的社区约有3 500名教职工、科研人员和家属(包括离退休),2007年2 984人健康体检发现有267人患有高血压,患病率为8.95%,因此它具有普遍性;高血压的防治不是单一的,它需要控制危险因素、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药物、血压监测等辅助手段,因此它具有综合性;高血压必须遵医用药,突然停药会使血压忽高忽低造成器官损害。无论是用药、换药、减药均不能随心所欲,决不能想用就用,想停就停,也就是说不能间断,因此它具有连续性;高血压在防治过程中须特殊注意的一点就是在患病的同时所伴随的其他病症,如有的人不仅有高血压,还有糖尿病、肾病、冠心病等症,在联合用药时须格外小心谨慎,因此它具有特殊性。

    2  三级预防(1)高血压一级预防:主要是危险因素的预防,如高血压家族史,超重,肥胖,吸烟,酗酒,高热量、高脂肪、高盐饮食,长期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工作过劳等。一级预防,可使疾病消灭在萌芽之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无病防病。(2)高血压二级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三早做得好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病早治。(3)高血压三级预防:积极治疗高血压,减缓并发症,降低致残率、死亡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治病防残。

    3  护理措施(1)针对高血压危险因素开展健康宣教,帮助患者提高认知力,改变不良的习惯和生活方式,倡导戒烟限酒,如每日饮白酒<50 ml,葡萄酒<100 ml,啤酒<250 ml。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佳的适量的运动,使BMI≤24,腰围男≤85 cm,女≤80 cm[1]。减少油脂摄入量,控制总热量,减少钠盐摄入,每人每日食盐量<6 g。合理膳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2)血压监测,健康人群至少每半年测一次血压[2],高危人群至少每3个月测一次血压,患者群至少每2个月测一次血压。血压监测十分重要,有相当一部分无症状高血压患者,是通过血压监测而被发现的,这对高血压的防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3)加大社区服务力度和监管力度,为高血压患者建立信息库,定期随访、定期体检、定期化验、定期血压监测,做到发现异常及时干预,确保高血压患者在有效监管服务范围内。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的终身性疾病,在防治过程中须抓住3个环节“即控制危险因素、早诊早治、规范管理”;3个人群“即一般人群、高危人群、患者群”[2]。“三级预防”须贯穿于生命过程的始终。实践证明高血压可防可控制。WHO在全球慢性病报告中指出“如果立即行动起来,对慢性病实施干预,在未来10年内,每年将减少2%的慢性病发病,至少可换回3 600万人早逝的生命”[2]。由此可见社区常见慢性病高血压的防治意义重大,作为社区护士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梁万年.慢性病家庭防治指南.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76.

2 北京市卫生局.常见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管理手册.高血压管理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0.


作者单位:100044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医院护理部

作者: 张锦莉,马 英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