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8年第6卷第11期

产后缺乳的临床辨治与调护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产后缺乳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强调母乳喂养的今天,其适时治疗尤为重要。由于哺乳期药物应用的特殊性,中医药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尤为突出。本文将临床治疗经验做一综合,共同探讨【关键词】产后缺乳。调护妇人由于素体虚弱,产时失血过多,或素性抑郁,产后情志不遂等因素致哺乳期内......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产后缺乳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强调母乳喂养的今天,其适时治疗尤为重要。由于哺乳期药物应用的特殊性,中医药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尤为突出。本文将临床治疗经验做一综合,共同探讨

【关键词】  产后缺乳;辨治;调护

妇人由于素体虚弱,产时失血过多,或素性抑郁,产后情志不遂等因素致哺乳期内乳汁甚少,或全无者,称为缺乳。笔者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同时结合临床实践,对此类患者收效颇佳,现介绍如下。

    1  气血虚弱型

    主证:产后乳少,甚或全无,乳汁清稀,乳房柔软,无胀满感,神倦食少,面色无华,舌淡,苔少,脉细弱。

    治法:补气养血,通乳。

    方药:通乳丹去木通加通草(人参、黄芪、麦冬、当归、木通、桔梗、七孔猪蹄)。

    2  肝气郁滞型

    主证:产后乳汁涩少,浓稠或乳汁不下,乳房胀痛,胸胁胀闷,食欲不振,情志抑郁,舌淡,苔薄黄,脉弦细或弦数。

    治法:疏肝解郁,通络下乳。

    方药:下乳涌泉散(当归、川芎、天花粉、白芍、生地、柴胡、青皮、漏芦、桔梗、通草、白芷、穿山甲、王不留行、甘草)。

    以上为治疗的基础方药,需根据实际情况加减,纳少便溏者,加炒白术、茯苓、山药,乳房胀痛甚者,可加丝瓜络、香附,有硬结触痛者,加蒲公英、赤芍。

    另外,部分经验方在临证时亦可采用:(1)当归12 g,鹿角霜9 g,穿山甲10 g,王不留行9 g,天花粉9 g,通草6 g水煎服。(2)花生米数两(不去红衣)煮至极烂,连汤服下。(3)甜瓜子60 g,赤小豆30 g,路路通12 g,水煎服。

    在药物治疗同时,日常预防与调摄亦很重要。(1)注意休息、营养,保持心情舒畅,保证良好的睡眠状态,注重食疗,如猪蹄、鲫鱼、糯米、赤小豆等。(2)饮食宜淡不宜咸,忌辛辣酸味。(3)早期哺乳,早期治疗,哺乳要定时,治疗最佳时机为产后半月内。(4)对恶露过多或不止者,需同时治疗。(5)注意乳房、乳腺发育情况,及时纠正乳头内陷。

    3  小结

    缺乳的治疗是保证母乳喂养的前提条件。母乳喂养是增强婴儿免疫力,促进婴儿发育的基础。随着现代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过分依赖代乳品而忽视了母亲喂养婴儿的神圣责任,这对产后机体恢复及婴儿的生长发育都会带来了不良影响。从此,对缺乳产妇积极治疗,为哺乳期母乳喂养创造条件有着重要意义。笔者根据病情,辨证论治,对不同证型患者采取不同方法治疗,并注意预防与调摄,取得了显著疗效。


作者单位:山东荣成,荣成市埠柳中心卫生院

作者: 庄伟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