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8年第6卷第11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方法根据血肿量,采取依据CT片定位应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针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并辅以中药颅脑逐瘀汤和瘫复灵汤加减以及针灸、按摩等综合治疗。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发病率正逐年上升且发病年龄亦逐渐向低年龄段发展......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方法 根据血肿量,采取依据CT片定位应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针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并辅以中药颅脑逐瘀汤和瘫复灵汤加减以及针灸、按摩等综合治疗。结果 本组43例,死亡8例,存活35例。存活的半年随访ADL1(社会生活能力正常)8例,ADL2(生活自理)15例,ADL3(部分生活自理)9例,ADL4(保留意识但卧床)3例,ADL5(植物生存)0例。结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发病率正逐年上升且发病年龄亦逐渐向低年龄段发展。本病起病急,病情凶险,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微创治疗脑出血定位简单,创伤轻微,手术时间短,可以超早期手术,能达到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同样的效果,且手术创伤大大降低,中医疗法可以有效地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患者预后显著改善,提高生存质量,极大地提高了救治的成功率,尽最大可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了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对医院可以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治疗; 脑出血

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0月共收脑出血患者43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通过临床实践证明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予以西医治疗,恢复期予以中医治疗可以提高疾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易于被患者及家属接受,同时该项技术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40~70岁,平均53岁。60岁以上15例。高血压病史5~23年,平均14年。

    1.1.1  症状和体征  头痛32例,呕吐20例,一侧肢体瘫痪33例,失语6例,一侧瞳孔散大18例,双瞳孔散大2例。GCS评分4~5分3例,6~9分18例,10~12分16例,13~15分6例 。

    1.1.2  出血部位  以CT片所见为准,出血量按多田方程式计算,基底节区25例(15~120 ml),丘脑13例其中破入脑室8例(10~40 ml)。小脑出血2例(5~15 ml)。脑叶出血3例(15~60 ml)。

    1.1.3  发病到临床治疗时间  本组病例起病30 min~12 h就诊。于8 h内完成手术的28例,12 h内完成手术的6例,其中4 h内完成手术的6例。

    1.2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对幕上血肿量大于30 ml,幕下血肿量大于10 ml的分级在Ⅲ级、Ⅱ级强、Ⅳ级弱均采取手术治,疗幕上血肿量小于30 ml,幕下小于10 ml的,分级在Ⅰ级、Ⅱ级、弱Ⅳ级、强Ⅴ级的均采取保守治疗。

    1.2.1  手术方法[1]  本组病例均采取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针依据CT片定位选择穿刺靶点及穿刺针长度。常规消毒铺单,穿刺点局麻后在电钻动力驱动下钻穿颅骨硬膜后拔出钻芯,插入圆钝头塑料针芯,缓慢进入血肿边缘边抽吸边旋转穿刺针边慢慢深入,直至血肿中心,目的是先期清除液态血肿。然后用25~50 u/ml肝素液,4 ℃生理盐水经针形血肿粉碎器反复冲洗血肿腔后直至冲洗液清亮,向血肿腔注入血肿液化剂(肝素+透明质酸酶+尿激酶混合液)闭管4 h后开放引流,数小时后复查CT。根据CT片显示的血肿量进行重复冲洗-注入液化剂-引流治疗,直至CT片显示血肿基本清除后拔针(一般3~5天)。术后予以清开灵,脱水剂,有效的抗生素及中枢神经兴奋剂静注。

    1.2.2  非手术方法  予以清开灵,脱水剂,有效的抗生素及中枢神经兴奋剂静注,口服具有补气活血,通经活络,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的中药:颅脑逐瘀汤(黄芪、赤芍、红花、当归、莪术、丹参)和瘫复灵汤(黄芪、赤芍、川芎、当归、地龙、乌蛇、鸡血藤、红花、桃仁、三七、丹参)加减。急性期过后予以针灸,按摩。针刺手法采用平补平泄,取穴(肩髁,曲池,外关,和谷,风市,足三里,阳陵泉,丰隆,三阴交,太冲)。

    2  结果和预后

    (1)全部患者均于2~5天拔出穿刺针。术后立刻缓解症状的25例,其中瞳孔分别于0~18 h回复,呕吐症状立刻缓解15例。8例死亡均存活24 h以上。2周内下床活动的15例,半年内下床活动的17例。(2)本组病例死亡8例,存活35例。存活的半年随访ADL1(社会生活能力正常)8例,ADL2(生活自理)15例,ADL3(部分生活自理)9例,ADL4(保留意识但卧床)3例,ADL5(植物生存)0例。ADL1、ADL2、ADL3为效果良好,ADL4、ADL5为效果不良。

    3  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发病率正逐年上升且发病年龄亦逐渐向低年龄段发展[2]。本病起病急,病情凶险,死亡率高,致残率高[3]。患者发病后多就近治疗,我国旗县级医院已普及CT,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可准确诊断。而开颅手术可清除血肿,但对脑组织损伤大,脑水肿严重,时间长,死亡率在38%~50%[4]。微创治疗脑出血定位简单,创伤轻微,手术时间短可以超早期手术[5],最大程度上缓解颅高压,解除血肿对脑神经的压迫,避免了脑细胞的二次损害,能达到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同样的效果,手术创伤大大降低。术后的神经功能恢复亦较快,症状消失迅速。同时结合使用具有补气活血,通经活络,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的中药针灸,按摩等疗法,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患者预后显著改善,生存质量提高明显。此方法极大地提高救治的成功率,尽最大可能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降低了致残率,提高了生活质量,同时也显著地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易于被患者及家属所接受。该项技术较适合基层医院开展,可以为医院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贾宝祥,孙仁泉.穿刺及液化技术治疗脑出血初步报道.中国神经疾病杂志,1996,22:233.

2 王忠诚,吴中学,赵继宗.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0,增刊:73.

3 孟家眉.对脑卒中临床工作的建议.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88,21:55.

4 李志超,李明耀,林武鹏.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原则探讨,2003,20:3.

5 周劲,薛新潮.微创治疗丘脑出血的初步探讨.中风与神经病杂志,2003,20:20.


作者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阿荣旗中蒙医院

作者: 王传坚,李玉香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