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9年第7卷第7期

BSSI量表与临床医学与护理学专业女大学生压力的研究*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医学与护理学专业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BSSI量表测试并分析某高等医学院校200名临床医学与护理学专业女大学生。结果(1)总体受试学生BSSI压力总分高于所规定的临界值。临床医学专业学生BSSI总分高于护理学专业学生。...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医学与护理学专业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BSSI量表测试并分析某高等医学院校200名临床医学与护理学专业女大学生。结果 (1)总体受试学生BSSI压力总分高于所规定的临界值;临床医学专业学生 BSSI 总分高于护理学专业学生。(2)按照得分高低排在前10位的压力源为学习难度、学习量、准备参考、家人健康、毕业分配、同学竞争、他人态度、成绩公布、疾病死亡和学习反馈。(3)受试女医学生的年龄、所学专业、家庭子女数和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与她们的压力程度有关;年级、家庭住址等其他因素与压力强度之间关系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受试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高于临界值。(2)受试临床医学专业女大学生比护理专业女学生承受较大的压力。(3)非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水平较低的学生承受较大的压力。

【关键词】  临床医学 护理学 女大学生 BSSI 量表 压力

  临床医学与护理学专业女大学生是未来临床护理和临床医生的后备力量,他们是一特殊群体,一方面要承受学习、就业的压力,另一方面要做好将来承担救死扶伤的重任的准备。适度的压力是一种动力,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个体和集体的工作效率;而过度的压力则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笔者现对临床医学和护理学专业女医学生的压力状况进行调查和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8年从某高等医学院校一、二年级护理学和临床医学专业统招本科生中随机整群抽取200人作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采用Beck-Srivastava(BSSI) 压力量表,1~5级评分,从“没有压力”到“压力极大”。BSSI用来测量本科生的压力源和压力程度,在以往的研究中证实该量表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α为 0.82~0.90[1~4]。中文版经专家审核,有较好的效度。在本研究中的重测信度为0.86,α为0.90。

  本研究在学生自愿参加前提下,由经过培训的教师组织现场笔测,统一指导语,学生在20 min内填调查问卷进行自我评定。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建档并行统计处理。

  2 结果

  本次测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86份,问卷回收率93%。其中有效问卷181份,有效问卷率90.5%。有效数据181人中,二年级90人(护理专业30,临床医学专业60),占49.7%;一年级91人(护理专业49,临床医学专业42)占50.3%。年龄最小17岁,最大22岁,平均19.85岁(SD=0.88)。

  2.1 BSSI总分的统计描述 BSSI总分最小值39分,最大值117分,均数74.88,标准差16.59。受试学生BSSI得分与临界值(原作者Beck设定,临界值为72分)比较,结果见表1。(1)总体受试学生BSSI压力总分高于所规定的临界值;临床医学专业学生BSSI总分高于护理专业学生;(2)一、二年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BSSI总分高于临界值,有统计学意义;(3)护理学专业学生BSSI总分和临界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不同年级和专业学生压力源分布 见表2。本次研究总体学生按照BSSI得分高排在前10位的压力源依次为:学习难度、学习量、准备参考、家人健康、毕业分配、同学竞争、他人态度、成绩公布、疾病死亡和学习反馈。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学生压力源和压力程度见表2。总的情况看来,来自于学习和竞争是绝大部分学生的主要强大压力源,经济压力和人际交往也是学生中较多见的压力源;未来就业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所造成压力较护理学专业学生大。 表1 BSSI得分与临界值比较表2 不同年级和专业学生BSSI得分前10位项目

  2.3 压力影响因素 见表3。由表3可以看出:(1)受试女医学生的年龄、所学专业、家庭子女数和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与她们的压力程度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年级、家庭住址等其他因素的差异与压力强度相关无统计学意义。 表3 BSSI总分影响因素

  3 讨论

  本次研究发现,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压力水平高于护理学专业学生,与国内外某些研究所示护理学专业学生承受压力高于其他专业医学生结果不同;就业对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压力源,与护理学专业学生不同。可能与近些年国内教育、经济和医疗改革,不同专业医学生就业格局和竞争力随之改变有关。

  另外,非独生子女学生压力水平高于独生子女学生;有研究表明,非独生子女较独生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较多的挫折和压力。非独生子女大多来自农村和偏远的地区,生存条件和个人发展的机会都远不如独生子女,进入大学以后的适应也面临较多的困难[5]。所以,非独生子女感受到的压力大于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较薄弱者压力水平较高,这和何贵蓉等[4,6]的研究结果一致。大学既是精英荟萃的摇篮,又是经济实力的反映,在学生中易产生在生活方面的攀比心态[7]。很多学生来自于偏远地区,经济条件差,有18.7%学生家庭月收入不足500元,而上学的费用又高。所以,经济负担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压力。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压力过高,很可能对其步入工作岗位后的工作满意度、差错事故率、离职率、身体健康状况、为患者提供的医疗服务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医学生的压力必须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的重视。学生必须首先处理好自己的压力,才能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帮助患者应对压力。

  探讨临床医学与护理学专业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医学院校主管部门应了解在校女大学生的压力源和压力程度,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功能,提供必要的群体性和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女大学生克服来自社会及自身的障碍,调动女大学生成才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优良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 Beck DL,Hackett MB,Srivastava R,et al.Perceived level and sources of stress in university professional schools.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1997,36 (4):180-186.

  2 Beck DL,Srivastava R.Perceived level and sources of stress in baccalaureate nursing students.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1991,30 (3):127-133.

  3 袁华,李小妹.压力管理训练对护理本科生压力水平的影响.护理学杂志,2004,19(1):7-9.

  4 何贵蓉.Deborah Beck对护理本科生压力的影响因素调查.护理研究,2003,17 (9):1011-1012.

  5 张晓文.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个性发展及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7 (2):36-38.

  6 曹颖,向虹,于艳秋.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期间压力源与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1,36 (7):491-494.

  7 姚齐和,赵传昌.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6 (4):427-429.


作者单位:1 410013 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2 130021 吉林,吉林大学护理学院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