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9年第7卷第12期

对现代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思考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护士作为一个高应激的职业群体,工作对象是患者,其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工作质量及患者的康复进程有着积极作用。【关键词】护士。心理健康。思考心理健康指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作良好的适应,生命具有活力,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医疗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过渡。护士作为一个高应激的职业群体,工作对象是患者,其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工作质量及患者的康复进程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  护士;心理健康;思考

心理健康指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作良好的适应,生命具有活力,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心理健康标志有三个方面[1]:(1)人格完善,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自尊、自信、自爱,而且有自知之明。(2)一个人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别人的欢迎与信任。(3)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切合实际地、不断地进取,有理想和事业上的追求。

  1 现代护士心理状况的现状

  1.1 现代护士普遍的心理健康状况 多数调查证明,护士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一般人群。且某些心理问题在护士中是普遍存在的,表现为精神紧张、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等,这是令人忧虑和值得关注的客观现状。

  1.2 特殊科室护士的心理健康特点

  1.2.1 急诊科护士 由于经常接触急、危、重症的患者,在紧张和繁重的抢救护理工作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其职业紧张同其他科室人员比较处于较高水平,其中突出的问题是:人际关系,躯体化,抑郁和焦虑。与门诊护士相比,表现为高乐群性,低聪慧性,低稳定性,高独立性,高焦虑性,提示急症护士外向,开朗,当机立断,能够独立完成自己的工作计划,但同时也表明理解能力有一定差距,抽象思维能力较低,情绪易激动。

  1.2.2 精神科护士 由于长期与思维紊乱,行为异常,情感失调的精神病患者接触,其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一般人群,主要症状为:抑郁、强迫、焦虑。但有研究报告显示: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好于综合科护士,解决问题显著高于综合科护士,这可能与精神科护士心理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有关。

  1.2.3 重症监护室(ICU)护士 ICU是对急性重症患者进行集中治疗和强有力护理的常所,护理任务重,病情危重,护士承受很强的压力,ICU护士存在着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2 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因素

  2.1 工作压力大 临床护士短缺,工作量大,护士人员编制不到位,护士常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特殊科室如急诊、ICU、精神科护士有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症状。其次与从事工作年限及夜班次数有关。另外,技术设备更新速度快,对护士的业务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2.2 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个体差异 包括年龄、性别、工作年限、家庭婚姻、性格、文化程度、地域等,其中年龄、工龄、婚姻与心理健康水平呈负相关,文化程度与健康水平呈正相关,家庭、性别、个性、地域也与心理健康水平显著相关[2]。

  2.3 护患关系的处理 近年来患者及家属的维权意识增强,护士工作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遭家属投诉,而且,护士的法律意识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护理的要求,护士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中的每个环节都存在着法律问题,护理纠纷日趋上升,护患关系紧张。

  2.4 工作环境影响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社会环境又涵盖医院环境,工作应激等,工作应激因素,即工作满意感,应付能力,职业应激源,均与心理健康状况显著相关,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与生活事件呈负相关,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与个人收入,家庭收入呈正相关,注册护士心理健康水平高于未注册护士,工作时间不固定的护士更消极看待工作环境,有着更高的工作压力。睡眠质量也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2.5 社会心理支持不足 我国历来有重医轻护的历史思想根源,再加上高期望的个人价值与不相称的社会地位,使护士认为自己付出的同时得不到认可和肯定。造成心理不平衡。还有家庭成员、同事之间、上级的支持程度,再加上福利待遇,进修深造,职称晋升等诸多问题的不合理,也可能使护士产生自卑、失望等不良情绪。

  3 促进现代护士心理健康的对策

  3.1 关注特殊科室护士心理健康问题 精神科室护士要警惕患者发生意外,警惕患者的攻击行为,急诊科室管理者应合理安排人员,增加夜班护士人员的配备,保证及时、有效地接待及救治患者,监护室管理者应保证监护室护士人员编制到位,实行人性化管理,更多地关怀监护室护士。

  3.2 增强法制意识 (1)加强法制知识学习,强化法制观念,“举证责任倒置”护士感悟不深,极易引起法律纠纷。(2)护理管理者应顺应新形势的需要加强安全管理。(3)提高抗风险能力,包括履行告知义务,加强证据意识的培养和证据管理等[3,4]。

  3.3 加强护士护理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 对新技术、新设备开展培训,增强业务能力,提高业务水平,取得病人信任,才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形象,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把患者的生命和痛苦看得高于一切。

  3.4 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和教育 开展心理咨询,定期进行减压训练。注重培养自身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学会自我调节,如可以运用补偿法,自我激励法,注意转移法,目标升华法等,使之能在必要时适当地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和情绪状态,避免把不良的情绪带到护理工作中。

  3.5 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够有效维护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 医院和社会要多给护士提供一些学习、培训和晋升的机会,保证护士享有平等的待遇,护士职业不受歧视,明确护士的工作内容、职责,优化护理资源配置,合理使用护士,体现护理工作价值,改变长期以来重医轻护的观念,提高工作积极性,提升护士的社会地位。

【参考文献】
   1 马章淳.护士健康水平调查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1):848-849.

  2 刁利华.护士心理健康维护的研究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4,39(8):612-615.

  3 孙欣.开展心理咨询关心护士心理健康.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4):55.

  4 李洪敏,王英华.加强护理人员心理素质的培养.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8,6(5):463.

  

作者: 范璟瑛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