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10年第8卷第7期

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探讨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效果,提高临床救治和护理水平,加强患者术前和术后生命体征的监测,做好呼吸道和引流管的护理,早期给予营养支持,可以减少患者肺部并发症,从而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关键词】颅内血肿。临床护理颅内血肿是脑外科常见急诊,患者颅脑损伤后直接造成的继......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探讨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效果,提高临床救治和护理水平,加强患者术前和术后生命体征的监测,做好呼吸道和引流管的护理,早期给予营养支持,可以减少患者肺部并发症,从而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颅内血肿;颅内压;临床护理

 颅内血肿是脑外科常见急诊,患者颅脑损伤后直接造成的继发性损害一般都是颅内高压,意识障碍,其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病死率和致残率也在50%以上[1]。因患者自身的生理特点,加上合并损伤多和脑损伤严重,伤后昏迷时间长,因此,伤后并发症发生率很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2月—2009年10月收治的颅内血肿患者62例。其中单纯颅内血肿28例,颅内血肿伴脑挫裂伤19例,合并颅骨骨折12例,合并脑疝3例。患者或清醒或处于昏迷状态。患者致伤原因有:坠落38例,交通事故伤20例,打击伤4例。

  1.2 方法 采用开颅血肿清除和去骨瓣减压术等手术治疗的患者有60例;采用脱水、激素、抗炎、营养神经,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等非手术治疗的有2例。

  1.3 评分标准 按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标准,3~5分36例,6~8分26例。

  2 结果

  本组资料62例患者中,治愈31例,中残14例,重残8例,死亡4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5例。

  3 护理

  3.1 一般护理 颅内血肿患者,要保持病室安静,有条件的应单独房间,专人护理。要注意室内温湿度适宜,每天开窗通风2次,每次30~60min。患者保持平卧或头高10°~15°为宜,避免头部较剧烈的活动或搬动。颅内血肿患者一般都伴有意识障碍及颅高压症状,有效地约束患者,及时上好床栏,观察神志、瞳孔变化。如发现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可能是脑疝,需立即行头颅CT检查,并做好术前准备。

  3.2 术前护理

  3.2.1 心理护理 因患者病情发生急,外伤突然,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指导,解释手术的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治疗效果、消除家属的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3.2.2 保持呼吸道通畅 严重颅脑外伤造成的多发性颅内血肿,颅骨骨折可引起口鼻腔大量出血,或因颅内压增高而频繁呕吐,并堵塞呼吸道。这时将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床旁备吸引装置及抢救物品,及时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防止出现脑疝造成呼吸停止,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3.2.3 协助医生做好各项术前准备 及时准确地完成术前准备,包括血常规、出凝血功能,术前四项、配血、心电图等,备好头皮,建立静脉通道。对于急需手术患者,要在30min内完成术前准备。

  3.3 术后护理

  3.3.1 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观察 意识和瞳孔的变化提示病情变化,予以持续心电监护,持续血氧饱和度监测,每15min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神志、瞳孔,待病情稳定24h后改为q1h监测,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3.2 呼吸道护理 术后昏迷行气管插管者,应做好带管护理。护理人员应告知家属气管插管的重要性,交代家属注意带好病人的手,防止意外拔管。护士每4h观察插管深度并做记录,每班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观察有无单侧气管插管。床旁备吸引装置,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根据痰液粘稠程度进行气道湿化,保证200~400ml/d。q2h予翻身,叩背,促进痰液排出。如病情未好转,气管插管48~72h左右,医生可能根据病情需要做气管切开,按气管切开护理常规进行护理。人工呼吸患者,做好呼吸机护理,观察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情况,有无人机对抗现象,烦躁明显者遵医嘱予镇静。

  3.3.3 管道护理 妥善固定引流管,引流量是颅内压高低的重要标志,根据硬膜外或硬膜下引流管适当调节引流袋的高度。术后保持头部相对固定,翻身及护理操作时避免牵拉引流管。密切观察引流管是否扭曲、受压,保持引流管通畅,经常挤压引流管。要注意观察引流量、颜色、性质、准确记录2h引流量,了解颅内压及颅内出血情况。每日更换引流袋,严格无菌操作。搬动患者时应夹闭头部引流管,避免引流液回流,防止逆行感染。

  3.3.4 基础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 (1)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湿润,每日口腔护理1次。(2)褥疮护理:予以垫气垫床,q 2h翻身,及时清除大便及尿液,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如有潮湿及时更换,加强营养,如有皮肤发红,加强翻身次数,并予以高分子材料保护局部皮肤。(3)会阴护理:每日会阴擦洗2次,每天更换引流袋,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扭曲、受压、折叠,定时夹管训练其膀胱功能。(4)饮食护理:预防消化道出血,根据医嘱用奥美拉唑或泮托拉唑静滴或口服、鼻饲护胃治疗。鼻饲前回抽胃液,如有咖啡液体及时通知医生,并留胃液送检,暂时禁食或鼻饲冷流汁。(5)呼吸护理:预防肺部感染,q2h翻身、叩背,保持病室清洁通风,每日开窗通风,昏迷患者及时予以吸痰,吸痰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要轻,以免引起颅内压升高。

  3.3.5 康复治疗与指导 颅内出血患者按其出血部位及对脑组织损害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或语言功能障碍,术后尽可能早进行功能训练尤为重要,借助针灸疗法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同时指导或协助患者进行患侧肢体的主动或被动运动及语言功能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功能,颅内血肿吸收后可辅助高压氧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肌张力高根据医嘱应用抗肌张力高的药物,每日定时进行瘫痪肢体活动和按摩,保持肢体功能位,防足下垂。

  3.3.6 心理护理 颅内血肿患者术后常有不同程度的偏瘫致生活不能自理,针对不同的患者耐心做好思想工作,介绍同病室康复较好的病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加强自主锻炼,保持情绪稳定。

  4 体会

  做好护理工作除具备精湛的护理技术、良好的服务态度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专业理论的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丽.现代急诊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2:54.

  2 刘琴仙,周南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护理.重庆医学,2004,33(4):638.

  

作者: 石巧英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