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11年第9卷第10期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的饮食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AV)发病的饮食危险因素,以便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策略,选取已确诊为CAV患儿54例作为病例组,于同群体、同时间选取无免疫系统疾病及慢性咳嗽的其他系统疾病患儿78例,作为对照组。根据国际儿童哮喘及过敏性疾病调查(ISAAC)提供的问卷调查方案,对两组......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分析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AV)发病的饮食危险因素,以便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采取病例对照研究策略,选取已确诊为CAV患儿54例作为病例组,于同群体、同时间选取无免疫系统疾病及慢性咳嗽的其他系统疾病患儿78例,作为对照组。根据国际儿童哮喘及过敏性疾病调查(ISAAC)提供的问卷调查方案,对两组可能导致发病的饮食因素,共计11项作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又做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 病例组牛乳及其制品喂养的阳性率70.37%,比对照组的相应阳性率53.85%明显增高(P<0.05,B>0,OR>1,促进发病,其95%可信区间内不包含1),与P值意义相符,差异有显著性;而病例组以食素油为主的阳性率22.22%,比对照组相应阳性率43.59%明显降低(P<0.05,B<0,OR<1,阻止发病,其95%可信区间内亦不包含1),像P值一样,差异亦具有显著性。结论 牛乳及其制品喂养为儿童CAV发病的饮食危险因素;而以食素油为主为其保护因素。提高对咳嗽变异性哮喘饮食危险因素的认识,积极开展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促进康复。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饮食;危险因素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AV)是一种以咳嗽为惟一或主要表现、不伴明显喘息的特殊类型哮喘[1]。表现为顽固性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夜间和(或)清晨加重,持续时间较长,抗微生物药物治疗无效,且容易导致药物滥用从而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给家长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而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近年来,CAV作为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已得到普遍认可,其本质是气道慢性炎症、气道反应性增高及一定程度的气道重建[2]。如果不予CAV进行适当的早期干预,约有1/3会出现喘息症状,发展为典型哮喘。现已认为,儿童哮喘可预防,症状也可控制,然而却很难治愈。因此,识别发病的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针对性干预是儿童CAV发展为典型哮喘病最有效的预防策略。而饮食作为人类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某些亦是CAV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国内外对CAV已有研究,主要为发病机制[3]、临床分析[4]及护理[5];对于食物不耐受亦有研究[6,7],但缺乏与CAV的相关性分析;对于诱发CAV发病的食物因素仅在护理时提及应注意避免[5],尚未检出系统、深入的研究报道。本文应用病例对照研究策略,引入国际儿童哮喘及过敏性疾病调查(The International Stady of Asthma and Allergies in Childhood,ISAAC)提供的问卷调查方案[8],并进行个别修改作以问卷调查,所得资料在单因素卡方检验基础上,又作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以分析儿童CAV发病的饮食危险因素,旨在根据发现的某些食物危险因素,施以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预防儿童CAV的发生,阻止其发展成为真正的典型哮喘。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应用病例对照研究策略,收集2010年9月—2011年5月,本院儿科门诊诊治的CAV患儿54例,均符合人民卫生出版社《儿科学》第6版关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标准作为病例组,其中男34例,女20例,年龄1.0~11岁,平均(5.574±4.714)岁。对照组选自本院病房同时间、同群体中,无免疫系统疾病及慢性咳嗽的其他系统患儿78例,其中男44例,女34例,年龄0.5~13岁,平均(5.559±4.114)岁。对照组无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和荨麻疹等变应性疾病和家族史,且近1个月内无上呼吸道感染。研究对象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诊断、纳入和排除标准

  儿童CAV的诊断参见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2008年修订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有关章节[1]。一经诊断为CAV则纳入研究。排除典型哮喘、感染和感染后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和先天性呼吸道疾病等慢性咳嗽[9]。

  1.3 问卷调查项目

  根据ISAAC提供的问卷调查方案[8],结合当地饮食习惯对其中饮食因素进行个别修改,共计11项予以分析研究。性别;年龄(≥5岁,<5岁);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均值的20%,即为肥胖(是,否);母亲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大专以下);喂养方式(牛乳及其制品,母乳);进食油类(以食素油为主,以荤油为主);食盐较多为每日≥10g(是,否);喜食蔬菜水果(是,否);喜食鱼肉和水产品(是,否);少食冷饮及巧克力(是,否);少食豆类、果仁、奶类(是,否)。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美国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描述以(x±s)表示。组间单因素分析,采用四格表χ2 ,取其P≤0.2的项目再入Logistic回归模型,做多因素分析,并给出其优势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显著性界值为P≤0.05。

  2 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年龄、喂养方式、进食油类、喜食蔬菜水果,均P<0.2,需做多因素回归分析。经Logistic回归后,牛乳及其制品喂养,B>0,P<0.05,OR>1,其95%可信区间内不包含1,促进发病;而以食素油为主,B<0,P<0.05,OR<1,其95%可信区间内亦不包含1,阻止发病。表明牛乳及其制品为CAV发病的危险因素,而以食素油为主为其保护因素。

  3 讨论

  食物是保证儿童生长发育及人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需要从外界摄取。与经呼吸道吸入的异物一样,食物经胃肠道消化吸收进入人体,亦可能会引起机体变应性疾病。因此,饮食危险因素作为重要的发病诱因,值得深入研究。应用病例对照研究策略,根据国际ISAAC提供的问卷调查方案[8],进行问卷调查,其资料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又作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发现:病例组牛乳及其制品喂养的患病率比对照组相应阳性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B>0,OR>1,促进发病,其95%可信区间内不包含1,与P值意义相符,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由此可见,牛乳及其制品喂养婴儿为儿童CAV发病的饮食危险因素;而以食素油为主的阳性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B<0,OR<1,阻止发病,其95%可信区间内亦不包含1,像P值一样,差异具有显著性。说明以食素油为主为其保护因素。上述研究发现儿童CAV发病的饮食危险因素,为牛乳及其制品喂养,与王红玉等[10]和陆巧英[11]等研究的母乳喂养为儿童典型哮喘发病的保护因素相符。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牛奶中含有较多的、易致过敏的α-乳清蛋白和β-乳清蛋白,摄入后可增加儿童发生过敏的机会。因此,要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儿童CAV发病的饮食保护性因素为以食素油为主。以往的研究没有太多的涉及,值得临床引起重视。素油即为植物油,包括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小麦胚芽油等。之所以为CAV发病的保护因素,推测可能由于植物油中必需脂肪酸的含量较高,必需脂肪酸参与磷脂合成,并以磷脂的形式存在于线粒体和细胞膜中。而人体缺乏必需脂肪酸时,易产生湿疹样病变等变异性疾病。

  4 针对性护理对策

  4.1 病因护理

  CAV为一变应性疾病,积极寻找其发病因素,进行过敏原检测,识别致敏源,予以回避。细菌和病毒感染是其发作的诱因,因此注意给儿童保暖,防止受凉感冒

  4.2 饮食护理

  儿童根据年龄又可具体划分为以下6个时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每期的饮食要点根据其生理特点有所区别。总体应遵循如下原则:(1)食物要多样,合理搭配;(2)食物不宜太精,粗细搭配;(3)主副食合理安排,获得全面营养;(4)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及蔬菜水果的供给。最重要的是提倡母乳喂养,尽量避免用牛乳及其制品喂养婴儿;整个儿童期应少进食动物油,多进食植物油。

  4.3 一般护理

  保持居室通风良好,维持适宜的温、湿度。保证儿童营养良好,增强免疫力。多饮水,指导儿童循序渐进的运动锻炼,以提高身体素质。

  4.4 心理护理

  帮助儿童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家长避免打骂、指责儿童,不可因为自己负面的情绪而影响到儿童,给儿童创造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

  4.5 药物护理

  雾化吸入治疗是CAV最主要的治疗方法。规范全程治疗对预防和治疗CAV发作非常重要。掌握正确的吸药方法,用药时间及剂量,长期、持续、规范用药,不随意减量或停药。使用气雾剂后,及时洗脸漱口,避免喷药后引起口腔真菌感染。加强与医生联系,定期复查,及时遵医嘱调整气雾剂用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华儿科杂志,2008,46:745-753.

  2 谢城.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62例临床分析.中国当代医药,2011,17:38-39.

  3 洪建国.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机制.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25:1205-1206.

  4 黄升金.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35例临床分析.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296.

  5 冯新萍.31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家庭护理.家庭护士,2008,16:48-51.

  6 周明锦,史淑娴,陈楠,等.儿童哮喘与食物不耐受相关性研究.中国社区医师,2008,21:198.

  7 王玲,姜辉,田亚群.普通人群14种食物不耐受情况初步分析.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7,28:129-131.

  8 The International Stady of Asthma and Allergies in Childhood(ISAAC) Steering committee.World Wide Variation in the prevalence of asthma and symptoms:the international stady of asthma and allergies in Childhood(ISAAC).Eur Respir J,1988,10:315-335.

  9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试行).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04-107.

  10 王红玉,陈育智,马煜,等.中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的地区差异与生活方式的不同有关.中华儿科杂志,2006,44:41-45.

  11 陆巧英,腾懿群.嘉兴地区哮喘儿童过敏原检测的临床分析与预防.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17:274-277.

  

作者: 贾俊枝,李戎霞,张玉蓉作者单位:010050 内蒙古呼和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