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11年第9卷第11期

中医论治小儿厌食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小儿厌食。中医。辨证论治笔者曾诊治小儿厌食数十例,一般以1~6岁儿童为多见,治愈67例,治愈率达80%以上,有效11例,无效5例。小儿不思饮食,喜爱零食,现经济社会,小摊小卖多,各种样式,各种言语引诱,儿童只图好玩好吃,父母爱怜,顺其小儿,从不考虑后果,形成互相攀比心理。...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小儿厌食;中医;辨证论治

  笔者曾诊治小儿厌食数十例,一般以1~6岁儿童为多见,治愈67例,治愈率达80%以上,有效11例,无效5例。小儿不思饮食,喜爱零食,现经济社会,小摊小卖多,各种样式,各种言语引诱,儿童只图好玩好吃,父母爱怜,顺其小儿,从不考虑后果,形成互相攀比心理。过食零食,辛辣炙煿,乳食、肉食蕴结,脾失健运,胃热内蕴,郁久化火,灼烁胃阴,口干咽燥,大便干涩,饥则不欲食或拒食。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迁延日久,脾胃俱虚,导致气血乏源,形体消瘦,影响小儿生长发育。而脾胃互居,其健中州,厌食日久,形成土虚。然小儿脾胃脆弱,稍呆即滞,纯予益损。故曰“脾胃在运”脾胃损伤,饮食不节而厌食。小儿脏腑清灵,神气祛弱,突受惊吓,或甫离亲人,可见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夜寐不宁,呓语惊惕,因小儿“稚阴稚阳”脏腑娇嫩,而气阴津(液)不足,肌肤疏薄,适应能力差,敏感性强,再者“状火食气”“炅然汗出”伤津耗液,以致气津(液)两亏,脾胃受累而厌食。辨证:脾失健运,胃阴不足,脾胃虚弱三者以厌食、拒食为主。共同证为厌食、拒食导致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皮肤干燥,神差面色少华,治以健脾、养胃、运脾三法。(1)脾虚胃呆:治以健脾养胃,方以楂曲平胃散或曲麦枳术丸加减。(2)脾呆胃阴亏:治以醒脾和胃养阴,方以沙参麦冬汤或竹叶石膏汤加减。(3)脾胃气虚:治以培土益气除湿,方以参苓白术散加减。惊惕呓梦者加炒酸枣仁、钩藤合欢花。便秘者,用养胃增液汤加减。因小儿“脾常不足”,脾胃互为表里,各有所司,相互关联,又因脾为阴土,喜燥恶湿,得阳则运。胃为阳土,喜润恶燥,以阴为用。故而脾主运化,输布营养精微,升清降浊,为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所养。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分清泌浊,各有所主,共同完成人体所需物质。预防调节:纠正不良偏食习惯,禁零食,定时进食,建立规律性生活方式,及时检查原因和治疗,以别疳证。总之,关键在于监护人怎样调节幼儿饮食起居。

  

作者: 周承栋作者单位:642355 四川安岳,安岳县永清中心卫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