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12年第10卷第9期

浅谈高校女教工妇科体检的意义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高校女教工。妇科体检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对教学、科研以及管理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女教工,她们的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引起重视。本校十分重视女教工的健康检查,除了常规体检外,还对全体在职和离退休女教工进行了妇科专项检查,从而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高校女教工;妇科体检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对教学、科研以及管理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女教工,她们的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引起重视。本校十分重视女教工的健康检查,除了常规体检外,还对全体在职和离退休女教工进行了妇科专项检查,从而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供早期诊断依据。

  凡是有过性经历的女性都应每年进行一次妇科体检。进行妇科体检的时间,应该安排在当月月经结束后的3~7天内。如果精确地计算时间有困难的话,只需确保检查时没有月经即可,以保证阴道分泌物不会干扰检查结果。妇科专科检查又称盆腔检查,这是女性体检必查的项目,此项检查的内容包括:外阴部检查、阴道检查、宫颈检查、宫颈刮片、双侧附件的检查。主要检查子宫的大小、位置、表面光滑度、活动度等,双侧附件是指输卵管和卵巢,通过盆腔检查可以发现双侧附件区的包块及包快的性质,在此基础上常规做妇科B超检查,可以及时检查出子宫肿瘤、盆腔肿瘤等妇科疾病。宫颈检查是妇科检查的重点,因为宫颈疾病的患病率居妇科疾病前列,发病高峰均在30~39岁年龄段。

  这可能与此年龄段妇女卵巢功能旺盛、雌激素水平较高有关,同时取环、带环、人流手术等局部刺激也增加了感染机会。宫颈检查是在直视下观察有无糜烂、息肉、囊肿等。最常见的是糜烂,据报道患有宫颈糜烂的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比未患病者高10倍[1]。对宫颈糜烂患者根据不同程度分别做药物、微波、电灼或宫颈锥形切除等治疗。治疗前需做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或阴道镜检查,这是早期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方法。同时宫颈外观光滑也不容忽视,同样可以发生癌变。由于宫颈癌的发病比较隐蔽,早期没有很明显的症状,有时和慢性宫颈炎的症状相似,因此很容易误诊。但是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由渐变到突变的过程,通过定期体检可以早发现和早诊断,而早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及预后都很好。

  目前存在由于健康观念不强,或因为怕麻烦、难为情,有相当一部分妇女不重视妇科体检。当病情发生的时候不能及时发现,更不可能得到正规治疗,往往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女性在注意个人卫生和性行为健康的同时还要重视定期妇科体检。一般情况下,有性生活史一年以上的女性,应每年进行妇科检查,如果检查发现异常,则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另外,如果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同房接触性出血、白带气味异常等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妇科疾病的高发年龄主要在中青年。学校的中青年女性教师、干部大多处在教学、科研、管理岗位第一线,工作任务重,心理压力大,在事业成就、人际关系、家庭生活等诸多方面有各种心理压力,又相对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这一系列问题可能与妇科疾病的发生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对于不同的年龄阶段,检查的重点和目的不同,如22~30岁组与31~40岁组体检的妇女,在宣教妇科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指导妇女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性生理卫生、科学避孕、正确的保养知识,此组妇女对于传统的妇女保健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存在很大误区,例如滥用外阴洗液,不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阴道药物,盲目相信商业广告服用美容保养品等。而对于41~50岁组的妇女的健康教育重点是围绝经期的保健,此阶段多发妇科恶性肿瘤,大部分妇女有月经紊乱的情况,因此要重视阴道异常流血和阴道异常排液,以及激素替代疗法的相关知识等[2]。大于50岁组的老年妇女,要预防老年性阴道炎,注意局部卫生、多饮水、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雌激素等。另外,现在许多城市女性分娩后出于怕麻烦等原因,都不太愿意给孩子母乳喂养,其实是错误的!分娩后的母乳喂养有益于孩子的生长,也有助于自己内分泌系统保持正常,激素水平维持平衡,可减少乳腺增生病的发生。

  乳腺疾病是女性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正逐年升高。目前,乳腺癌已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定期做乳腺检查,是及早发现、正确诊断乳腺癌的最重要手段。乳腺B超和红外线检查经济、简便、无创伤、无痛苦的检查方法,对各年龄段的女性都比较适宜。综上所述,妇科疾病是威胁女教工健康的主要疾病,加强对女教职工,尤其是中青年女教职工的预防保健,定期体检和健康指导,是学校今后应重点关注的问题。做到心态平和,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避免气急暴怒;定期进行妇科病普查,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医学干预必须以人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学校的医护人员不仅要从防治疾病的角度去传播知识,还要从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考虑,动员女教工开展健康教育,建议全体女教工开展有益的健身运动,提高女教工的生活质量,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女教职工还应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及习惯,多食蔬菜瓜果等高纤维食物,少食油炸食品及洋快餐;不滥用雌激素类的保健品,不长期使用美容化妆品、健美隆乳的丰乳保健品等。通过加强女职工体查的意识,做到以预防为主,以保证教学科研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刘建英.某高校在职女教工妇科体检结果分析.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0(3):62-63.

  2 王凤英.高校121名女教工妇科体检结果分析.浙江预防医学,2008,20(3):63.

  

作者: 马卫红1,海向军1△,郭裕临1,钟文莲2作者单位:1 73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