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5卷第5期其他

高血压病的发病因素分析与预防

来源:INTERNET
摘要: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我国高血压病人逐年增多,因高血压而引起死亡的人数急剧上升。防治高血压是防治心血管病的关键,在积极治疗高血压病的同时,大力开展一级预防,因地制宜地进行群众宣教,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能力,自觉改变行为危险因素,努力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

点击显示 收起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我国高血压病人逐年增多,因高血压而引起死亡的人数急剧上升。防治高血压是防治心血管病的关键,在积极治疗高血压病的同时,大力开展一级预防,因地制宜地进行群众宣教,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能力,自觉改变行为危险因素,努力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有效地降低高血压病的发病率。

1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1,2] 

1999年10月8日,《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公布规定正常血压的标准为:收缩压<130mmHg(17.3kPa),舒张压<85mmHg(11.3kPa)。成年人如果在非一日多次静息状态测量血压的情况下,未服抗高血压药,收缩压≥140mmHg(18.7kPa),或舒张压≥90mmHg(12kPa)或有明显高血压病史,服用药物降至正常者即可诊断为高血压病。根据血压水平,高血压病又再分成1级、2级、3级(见表1),相当于以前所说的轻、中、重型高血压病。介于正常血压与高血压之间的血压水平,属于正常高值范围。实际上,血压正常与血压异常的分界线,是人为划分的。随着血压升高,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危险也随之增加。例如舒张压每升高5~6mmHg(0.667~0.8kPa),脑卒中危险增加35%~40%,冠心病(心肌梗死和猝死)危险增加25%~30%。调查发现,大多数心脑血管病发生在血压水平属于高血压1级和正常高值的人群中 [2] 。虽然这部分人群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危险低于血压水平更高的人群,但由于其数量大,心脑血管病危险的绝对数当然最多。所以,新的高血压标准有利于早期诊断,有利于对某些人群进行早期预防及早期治疗,如患有糖尿病或存在多种危险因素者即使血压在正常高值范围,也应进行降压治疗。

2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3,4] 

高血压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由多种危险因素引起:(1)遗传因素。(2)食盐摄入过多。(3)超重或肥胖:超重或肥胖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者中患高血压病的比例要比体重正常者多2~3倍。(4)职业:脑力劳动者患病率高于体力劳动者,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5)饮酒:饮酒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许多确定证实,长期饮酒可使血压升高。(6)社会心理因素:社会结构、经济条件、职业分工、文化程度以及各种生活条件,均可通过精神心理因素影响高血压的发病。精神心理因素如紧张、焦虑、恐惧、愤怒、抑郁可刺激人体交感神经兴奋,使血管收缩,心跳加快,最终引起血压升高。

表1 血压水平mmHg(kPa)分类表略

3 高血压的主要临床表现

3.1 头痛、头胀、头晕 多在枕后部或两侧太阳穴,可呈搏动性疼痛,也可以仅有头部沉重或压迫感。头痛常发生在早晨起床时,当剧烈活动或精神疲劳时加重。

3.2 一时性脑缺血 由短暂的脑血管痉挛引起,出现头痛、失语、肢体瘫痪,历时数分钟至数天恢复。

3.3 高血压脑病 普遍而剧烈的脑血管痉挛引起脑水肿、颅内压增高,此时血压显著增高,头痛剧烈,伴呕吐、抽搐、昏迷。

3.4 高血压危象 指血压急剧增高,伴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甚至急性左心衰竭等。

4 高血压病的预防 [2,5] 高血压病是一个病程进展缓慢和疾病。加强健康教育,重视预防保健,既可使无病的人远离高血压病魔,又可减轻病人的病情,甚至可有效地抑制病情的发展和恶化。

4.1 合理膳食,调整饮食结构

4.1.1 严格控制盐的摄入量 WHO建议每人每日食盐量为3~5g,应避免食用罐头、盒装和一些冷冻食品以及腌制熏烤的鱼、肉食品。因长期进食过咸、含钠量高的食品造成体内水钠潴留,动脉壁水钠增多,周围血管阻力增高,血压上升。

4.1.2 低脂饮食 少吃动物脂肪、动物油、蛋黄、猪肉、牛肉,以免造成血脂、血胆固醇增高而沉积于血管壁导致血管硬化。同时注意忌烟、酒,应多食水果、蔬菜、杂粮等粗纤维食品并保持大便通畅。

4.1.3 减肥和低热量饮食 肥胖者应节制食量,逐渐减轻体重,建议体重指数应控制在24以下,体重指数(kg/m 2 )=体重(kg)身高(m 2 ) 。为减少进食量,宜在用餐时坐下来慢慢咀嚼;在看电视或阅读等空闲时不吃零食;每顿饭吃六、七分饱为宜,进餐时先吃蔬菜或喝汤;少喝或不喝含糖的饮料及少吃热量较高的食物。

4.2 保持乐观情绪 愤怒使舒张压升高,恐惧、焦虑使收缩压升高。情绪压抑、心理矛盾、环境吵闹、长期过度紧张、脑力劳动、不良精神刺激等都可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失去对皮层下血管运动中枢的正常调节,形成以血管收缩神经冲动占优势的兴奋灶,引起全身细小动脉痉挛,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因此,病人应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不良事件,要心胸开阔,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每天坚持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保持身心轻松,愉快。

4.3 健康的生活方式 做到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紧张和用脑过度,保持睡眠充足,生活有规律,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娱乐活动及体育锻炼,做渐进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高血压病人,避免举重物和作等长运动(如举重、哑铃)。

4.4 高血压病人服降压药时的注意事项 (1)要遵医嘱服降压药,不能擅自加量,也不能擅自停药。(2)要每日早晚各测血压一次,低于100/60mmHg时暂停服降压药。(3)应坐位或卧位时服药。服药后半小时内禁止突然变换体位,尤其是站立,以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如果服药后有晕厥、恶心、呕吐、乏力,应立即平卧、头低足高,增加脑部血流量;变换体位时动作宜缓慢,使血管系统适应姿势的改变;服药后2h内应避免热水淋浴及蒸汽浴,以免周围血管扩张而引起晕厥。(4)应坚持长期服药,血压得到满意控制后遵医嘱 逐渐减至维持量,切忌突然自行停药,以免发生停药综合征。突然停药,容易导致血压反跳,出现心悸、烦躁、心动过速、血压升高。(5)出现剧烈头痛、头晕、烦躁、恶心、呕吐、面色潮红、气促等情况时,表示血压急剧上升,应及时就诊治疗。(6)要加强降压药的保存。降压药应贮存于棕色玻璃瓶内,拧紧瓶盖,药物开瓶后2个月内有效。

4.5 定期检查 在做到劳逸结合,心情愉快,合理膳食,生活有规律的前提下,要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特别要注意定期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密切注视血压状况,因人而异选择适当的方法,加强预防或治疗。一般情况下,18~35岁年龄段的人每年至少测血压2次,以冬夏两季为宜。35岁以上的成年人每季度至少测血压一次,高血压病人应每月测量一次血压。

高血压病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国内有报道,高血压病是发生脑卒中的首要因素 [6] 。因此,重视定期健康体检,建立积极的预防保健措施,对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提高人类生存质量是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藻宸.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抗高血压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62.

2 麦劲壮.广东省不同个体特征人群血压差别的调查分析.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1,9(1):1-4.

3 Tracy RE.The hypertensive comparison of Negroes and Honkies.Am J Hypertens,2000,13(9):1049.

4 王薇.11省市自然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的研究.心肺血管病杂志,1998,12(2):81-84.

5 Harrington F.The investigation of hypertensionepidemiology by hypertenˉsion study committee.Hypertension,2002,36(4):677.

6 王忠诚,程学铭,李世绰,等.中国六城市居民神经系统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5,21(1):2. 

作者单位:425006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

作者: 何月光 陈福龙 2005-5-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