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5卷第12期病历报告

肠系膜淋巴结核漏诊1例分析

来源:INTERNET
摘要:诊治经过:初诊大夫认为该病人系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猜测右肾前方肿物可能为腹膜后阑尾,主张手术治疗,经上级医师仔细查体发现右腹平脐处亦有一肿物,追问病史有午后低热、夜间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建议查ESR、拍胸片、复查B超,结果为ESR为46mm/h,胸片未见TB灶,复查B超亦考虑肠系膜淋巴结炎,经抗炎、抗痨联合治疗,......

点击显示 收起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30岁,因右下腹疼痛间歇性发作1年加重伴高热寒颤1天入院。PE:T39.3℃,P124次/min,R22次/min,BP16/10kPa,热病容,一般情况可,肺心功能无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右下腹麦氏点及其周围压痛、反跳痛。血RT示:WBC7.8×10 9 /L,N0.69,L0.31,B超示右肾前方肿物。诊治经过:初诊大夫认为该病人系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猜测右肾前方肿物可能为腹膜后阑尾,主张手术治疗,经上级医师仔细查体发现右腹平脐处亦有一肿物,追问病史有午后低热、夜间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建议查ESR、拍胸片、复查B超,结果为ESR为46mm/h,胸片未见TB灶,复查B超亦考虑肠系膜淋巴结炎,经抗炎、抗痨联合治疗,病人腹痛消失、盗汗减轻,ESR降至26mm/h,病人出院后建议继续抗痨治疗。该患者确诊为:(1)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2)肠系膜淋巴结结核。依据为:查体麦氏点压痛、反跳痛,抗痨治疗有效,初诊时血象不高。

2 讨论

临床上接诊病人查体询问病史应详细,辅助检查要完善,对影像检查不能提供明确诊断者不能靠想当然,该病人如冒然手术,可能致手术后感染及结核扩散,本病例诊治经过值得初涉临床大夫借鉴。

作者单位:262229山东省诸城市第五人民医院

作者: 牟向阳 王玉洪 2005-5-2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