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5卷第17期临床医学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观察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10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随机分为治疗组(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和对照组(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脂、血液流变学参数、TCD[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 10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随机分为治疗组(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和对照组(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脂、血液流变学参数、TCD[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血脂、TCD[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提示川芎嗪注射液是预防和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安全有效的理想药物。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医药疗法 川芎嗪注射液应用/治疗应用

  2002年12月~2003年12月,我院用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0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经颅多普勒检测与临床上所列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37~70岁,平均(48.5±15.5)岁,病程2h~1年。对照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8~71岁,平均(48.5±16.5)岁,病程4h~1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临床类型差异均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低脂饮食,肠溶阿司匹林50mg,口服,每晚1次。对照组:川芎嗪注射液100ml(含盐酸川芎嗪100mg)静点,每日1次。治疗组:丹参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点,每日1次。均连用10~15天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查血脂: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液流变学(血浆粘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及TCD[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根据临床症状判断疗效。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好转;无效:病情无变化或加重。全组50例患者,治愈39例,好转8例,无变化3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 川芎嗪组治疗前后血浆粘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差异均有显著性;丹参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除血浆粘度改变差异有显著性外,血细胞比容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的改变差异均无显著性。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比较 (略)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比较 川芎嗪组治疗前后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丹参组治疗后各项指标稍有好转,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改变比较 (略)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D比较 两组治疗后Vm、PI、RI明显改善的川芎嗪组有46例,有效率92%;丹参组有32例,有效率64%,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11.42,P<0.01)。

    2.5 不良反应 在观察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现不良反应。3 讨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属于中医“眩晕”范畴,其病机为脏腑、气血、阴阳失调,风、火、痰、瘀相互为患是其发病共同基础,其中血瘀是关键,无论虚证或实证,气虚或肝风、肝火、痰浊均能导致气机失调,血行滞涩、脉络不通,血瘀为患而致本病。

    现代医学认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由于脂质代谢障碍及血管内膜的损伤而导致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管上形成粥样斑块,致使管壁增厚或粥样斑块向管腔内突出,使血管口径变小,造成血液循环量减小,且血液流变学也改变(血浆粘度增高)。血管粥样硬化使血管弹性降低,血流缓慢,易形成血栓。再者,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液有形成分成流紊乱,互相碰撞,易致血栓形成。由于血液动力学的改变、血脂升高、血粘度增高、血流缓慢、血流量减少,造成椎基底动脉缺血综合征出现。因此,及时调节血脂,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对于防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发生有很大临床意义。川芎嗪是活血行气中药川芎的有效成分,能抑制血栓素A 2 合成,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前列环素,并加强抗血 小板作用,改善组织和血管微循环;阻滞钙通道,减少钙离子内流,减少氧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许多研究表明该药能调节血脂,扩张微血管,降低血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纤溶,防栓溶栓等效应 [1]  。川芎嗪有较强的活血化瘀功能,抗血小板聚集功能,还有较强的抑制内凝血、促进纤溶活性及显著增加外周和冠脉血流量等功能。本研究发现,川芎嗪注射液有明显调节血脂,降低血粘度,扩张椎基底动脉,改善其供血作用。治疗后TCD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量迅速明显改善,且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有明显好转。因此川芎嗪注射液是预防和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安全有效的理想药物。

  参考文献

  1 戈继业.川芎药理作用研究及临床应用新进展.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4(10):638.

  作者单位:1710077陕西西安军工医院神经内科

    2710003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医院

作者: 冀秀萍 张烨雄 2005-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