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5卷第19期临床医学

阿托品维生素C左旋咪唑硫酸镁治疗胆道蛔虫病250例

来源:INTERNET
摘要:胆道蛔虫病是农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系肠道内的蛔虫,因某种原因由肠管向上移位,通过Oddi括约肌钻入胆道所引起。约占胆道外科疾病的24。目前多主张中西医结合治疗,1984~2003年我们用阿托品、维生素C、左旋咪唑、硫酸镁治疗胆道蛔虫病250例,疗效满意,方法简便,易于推行,报告如下。2诊断标准(1)剑突下阵发性剧烈......

点击显示 收起

  胆道蛔虫病是农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系肠道内的蛔虫,因某种原因由肠管向上移位,通过Oddi括约肌钻入胆道所引起。约占胆道外科疾病的24.8%~34.26%,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女性略高于男性,男女之比约为1:1.5 [1]  。目前多主张中西医结合治疗,1984~2003年我们用阿托品、维生素C、左旋咪唑、硫酸镁治疗胆道蛔虫病250例,疗效满意,方法简便,易于推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50例中男102例,女148例,年龄最大64岁,最小4岁,10岁以下28例,10~20岁113例,40岁以上8例,病程最短者2h,病程最长者7天;其中伴有畏寒发热,轻微巩膜黄染15例。

    1.2 诊断标准 (1)剑突下阵发性剧烈绞痛与钻顶样疼痛,疼痛发作时辗转反侧哭闹,捧腹屈膝,坐卧不安,全身汗出,面色苍白,四肢厥冷,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初为胃内容物,其后则为胆汁或蛔虫。疼痛缓解突然,发作时间歇期疼痛可完全消失。(2)腹痛严重,但腹部平坦柔软,在剑突下深压时有轻微的压痛或无压痛,无腹肌强直;在间歇期上述体征减退或完全消失。合并胆囊炎时胆囊可肿大,有压痛。胆道感染和梗阻较重时,可触及肿大的肝脏,可出现肌紧张,反跳痛,或黄疸。(3)辅助检查:大便镜检可见蛔虫卵,血嗜伊红白细胞数增多;合并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增多,血清胆红素可增高。十二指肠造影:口服稀钡约50ml检查可显示十二指肠有蛔虫条状透明影。B超检查示:胆总管内蛔虫并扩张。

    1.3 治疗方法 患者就诊时一经诊断即刻皮下或肌肉注射阿托品0.5~1mg,观察20~30min腹痛停止,即口服维生素C片0.3~0.6g,继续观察20~30min腹痛缓解,再给足量左旋咪唑3mg/kg/日口服,同时口服30%硫酸镁10ml,必要时4h重复一次,次日仍给左旋咪唑、维生素C、硫酸镁一次将肠道蛔虫全部驱出体外。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用药后腹痛消失,无发热、黄疸,且排出死蛔虫,观察1个月无复发;好转:腹痛明显减轻,但仍有右上腹持续性隐隐作痛,发热,血细胞分类白血球及嗜中性粒细胞均升高。B超检查提示:胆总管蛔虫并扩张,经消炎利胆药物治疗后胆总管内死蛔虫软化溶解而排入肠管随食物残渣排出体外。再次B超复查胆道清晰;无效:服药后腹痛持续,且伴高热、黄疸,白血球及嗜中性粒细胞升高,B超提示胆总管蛔虫,经手术或内窥镜将胆总管内蛔虫取出。

    2.2 治疗结果 本组治愈235例,占94%;好转15例,占6%。好转病人中有1例经纤维胃镜夹出一肥大之死蛔嵌顿在Oddi扩约肌开口处;4例经B超提示胆总管内死蛔虫。经抗炎及服中药清胆汤 [2]  。(黄芩12g,柴胡12g,槟榔15g,川楝子12g,木香10g,枳壳15g,厚朴12g)10剂后B超复查,胆总管不扩张,腔内清晰,无腹痛,饮食正常。半个月及3个月随访,B超检查均正常。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13岁,1984年6月就诊,因阵发性右上腹钻顶样疼痛1周,伴畏寒发热38h,轻度巩膜黄染,在村卫生所拟诊胆道蛔虫病,抗炎,B超检查提示:胆总管蛔虫,血细胞检查:白细胞17.5×10 9 /L,嗜中性粒细胞0.78,淋巴细胞0. 20,嗜伊红白细胞0.02,大便内查出蛔虫卵。入院后立即肌注阿托品1mg,口服维生素C片0.4g,观察25min腹痛缓解,口服左旋咪唑100mg,30%硫酸镁100ml,辅以输液,加用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灭滴灵抗炎治疗。5h后解出大小不等蛔虫25条,腹痛缓解。次日再口服左旋咪唑100mg,30%硫酸镁100ml,抗炎治疗3天体温恢复正常,巩膜黄疸消退,B超检查:胆总管不扩张,腔内清晰,住院4天痊愈出院。

  4 讨论

  胆道蛔虫病在我院广大农村地区仍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治疗不当将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严重的并发症。本组病例采用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特别是早期,治疗效果好,见效快,减少了胆道蛔虫病的并发症,避免了手术治疗。阿托品属节后抗胆碱药,注射后迅速发挥作用;胆总管开口由于蛔虫堵塞使用Oddi扩约肌处于高压力状态,注射阿托品约20min左右,Oddi扩约肌松驰 [3]  。蛔虫可能下移,此时服用酸性药物维生素C片蛔虫遇酸则卷缩成团不动,给予左旋咪唑使虫体肌肉强直性收缩,最后麻痹虫体 [3]  。硫酸镁在肠道产生了高渗透压,阻滞了肠腔内水分的吸收,还能保持自肠粘膜分泌出来的大量液体,结果使容积增大,肠腔体积增大,刺激了肠粘膜感受器,反射性引起肠蠕动亢进而致泻,将肠内麻痹虫体排出,此时大量饮水导泻更快,一般4h左右。口服高浓度硫酸镁刺激十二脂肠反射性地引起胆囊收缩,胆总管Oddi扩约肌松弛使胆汗排出而产生利胆作用 [3]  。促进胆道内蛔虫排入小肠。

    应用本法治疗过程中,要随时密切地观察病情变化,对单纯性胆道蛔虫治疗效果良好。若病者有发热,持续性上腹痛疼痛,黄疸伴恶心呕吐,血化验白细胞升高时,应予以抗生素控制感染,输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若血淀粉酶增高,应按急性胰腺炎处理;若病员按上述方法治疗后腹部持续疼痛不缓解,且高热不退,腹部出现压痛反跳痛时,应行B超检查,排外合并胆道穿孔或死蛔梗阻,必要时行纤维胃镜取蛔或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王晋.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疾病.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3,3:140-150.

    2 张振湘,刘福龄.急症外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10:320.

    3 江明性.药理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0(62):253,366.      

  作者单位:343700江西省泰和县中医院 

作者: 曾石川 2005-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